改造淡水河岸 打造臺北塞納河

北市府改造淡水河岸空間環境,「敦煌水上游憩基地」將新設遊艇和風帆碼頭等,此爲模擬圖。圖/水利處提供

北市斥資18億推淡水河岸4區域改造,全長約4公里,不只新建人行跨橋、擴大碼頭廣場、拓寬水岸步道,甚至將有遊艇與風帆設施,預計2028年底全區完工。市長蔣萬安說,未來臺北終於有一個可跟國際媲美的水岸空間及親水廊帶。

4區改造包括「大稻埕至敦煌碼頭水岸步道」將拓寬6公尺水岸步道、配賞景平臺及休憩設施等,水利處昨辦開工典禮,蔣萬安致詞說,法國塞納河左岸的咖啡香、紐約哈德遜河岸有不少民衆慢跑和看書等休憩,自己一直在想能否改造淡水河,但大改造會遇到法規或水利等很多困難,感謝市府團隊突破、大膽改變,北市才能夠進步。

其他工程還有「敦煌水上游憩基地」是新設遊艇和風帆碼頭等,下月30日開工,兩區域都預計明年10月30日完工。

還有兩區爲延平河濱公園範圍,「西區水岸時空廊道」透過玉泉公園新建人行跨橋,玉泉公園與大稻埕,結合自行車租借站、運動空間等,預計明年5月開工、後年9月完工;「大稻埕花火映像再造區」拓寬大稻埕頭公尺大稻埕碼頭活動廣場空間、設10公尺寬的水岸廊道等,2027年開工、2028年完工。

議員陳炳甫指出,從大稻埕碼頭到酒泉街都沒有進出口,民衆得繞遠路才能進來,建議市府可將臺北橋下的疏散門重新打開。議員林亮君說,目前大同區有玉泉公園、敦煌碼頭共2個聯外通道,但中間並無從道路側進入遊艇等親水設施的跨堤廊道,引入人流困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