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宏漢霖朱儁:未來三年 美國市場至少要成功獲批8個產品

《科創板日報》4月17日訊(記者 徐紅)“我大約是在2020年左右,復宏漢霖港交所上市後不久關注過這家公司,當時的印象就是,這是一家以生物類似藥爲主的醫藥公司,創新藥並不多。”

“不過,這次吸引我來參加今天研發日活動的,是公司佈局的幾款創新藥,包括全球進度領先的PD-L1 ADC 藥物HLX43,所以感覺這兩年公司的創新佈局是在不斷加深的。”

在4月15日復宏漢霖舉辦的2025全球研發日(R&D Day)活動間隙,一位私募研究員這樣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談到。

正如其所言,以生物類似藥(biosimilar)起家,並自2023年首度扭虧,成爲首家依靠產品銷售實現盈利的港股18A上市藥企以後,如今復宏漢霖(02696.HK)正試圖通過“創新”與“全球化”兩大戰略,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

數據顯示,2024年,復宏漢霖實現營收57.244億元,同比增長6.1%;淨利潤8.205億元,同比增長50.3%。業績期內,已上市的6款產品合計爲公司帶來銷售收入約49.335億元,同比增長8.3%。

當天,復宏漢霖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朱儁博士在其分享中又給出了下一步的指引:“到2028年,復宏漢霖在美國市場至少要成功獲批8個產品。”

▌市場情緒回暖,復宏漢霖再受關注

今年以來港股創新藥板塊走出了一波比較強勁的反彈走勢,受此影響投資者情緒也有所回暖。在15日的活動現場,據《科創板日報》記者目測,參加此次復宏漢霖全球研發日的投資人預計起碼有上百人。

“雖然醫藥市場已經持續低迷3、4年之久,但可以看到的是,有不少國產創新藥正在慢慢跑出來,特別是2024年中國創新藥BD交易異常活躍,顯示行業有好轉跡象。”前述私募研究員同時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這也是吸引其參加此次研發日活動的另一個原因。

另一名從杭州趕來的個人投資者則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自己以前有買過復宏漢霖,雖然在這一波的港股行情中錯過,目前可能暫時也不是最佳的買入時機,但希望能夠對公司保持更密切的關注。

“一則,對比2023年底9.6港元/股的低點,目前公司股價已經上漲3倍多,相對較高;與此同時,出海是復宏漢霖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但中美關稅風波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醫藥市場,藥品關稅一旦上漲,企業的成本、盈利預期勢必也要面臨調整。”對方表示。

截至目前,復宏漢霖已有6款產品在中國獲批上市,4款產品在國際獲批上市。其中對業績貢獻最大的是曲妥珠單抗生物類似藥“漢曲優”,以及PD-1斯魯利單抗“漢斯狀”。2024年兩款產品分別實現銷售收入28.100億元、13.12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爲49%、22.9%。

並且,漢曲優®和漢斯狀®也是復宏漢霖國際化的重點品種。隨着2024年底漢曲優®進入美國市場,今年2月漢斯狀®又在歐盟獲批上市,接下來這兩款產品在海外市場的銷售表現及放量進度可能會決定公司的最終業績表現。

儘管有關稅風波的干擾,但券商分析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指出,這並不意味着美國市場就不能做了,恰恰相反,企業更需要因此而加速出海。

就復宏漢霖而言,目前除了在歐洲、美國、澳洲等地已經完成海外團隊的建設以外,公司並且把全球第三大製藥市場日本,作爲出海的下一個重點目標,正大力推進在日本市場自建註冊和臨牀開發團隊。

在朱儁看來,日本其實是一個機會型市場,除非產品有非常好的療效數據,否則很難獲得比較高的定價權,“但我們有漢斯狀®,可以覆蓋腸癌、胃癌病人。HLX22在胃癌、乳腺癌上也有積極的數據,所以日本我們必須得去,並且會沉下去幹。”朱儁說。

▌合作伙伴談中國藥企印象

近幾年,受資本寒冬的影響,有越來越多的中國Biotech選擇將自研管線License-out,以增加現金流維持企業自身發展,因而可以看到的是License-out交易金額持續增長。

相較之下,由於資金壓力的原因,許可引進(license-in)項目在2021年達到峰值後,交易數量和交易金額在這兩年都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

License-in模式能夠讓藥企快速豐富產品管線,縮短產品上市週期。因此在對外授權生物類似藥的同時,復宏漢霖近年來還積極通過License-in策略補充管線,重點佈局腫瘤靶向治療與自身免疫疾病。

2024年12月,復宏漢霖宣佈引進Palleon Pharmaceuticals的糖編輯療法E-602 (人唾液酸酶融合蛋白),與自主研發的漢利康®(利妥昔單抗)聯用,用於治療狼瘡腎炎(LN)等自身免疫疾病。雙方此前已在腫瘤治療領域展開合作(2022年),此次進一步擴展至自免領域。

在腫瘤領域,復宏漢霖則是引進了Sermonix Pharmaceuticals研發的一款臨牀階段在研新型內分泌療法HLX78(lasofoxifene,拉索昔芬片),這款藥物在ESR1突變的ER+/HER2-乳腺癌的治療中顯示出強大的靶向治療作用。

雙方合作始於2024年1月,當年6月初,又簽署了補充許可協議,在原有關於HLX78(拉索昔芬片)的中國區域合作許可協議下,拓展許可市場範圍至整個亞洲。

目前,HLX78已經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以加入一項在400位ESR1突變的ER+/HER2−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羣體中評估拉索昔芬片聯合CDK4/6抑制劑抗腫瘤療效的國際多中心3期臨牀研究(ELAINE-3研究,NCT05696626)。

談到雙方爲何能夠成功合作,Sermonix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David Portman博士首先肯定了復宏漢霖團隊的勤奮努力,高效的執行力以及快速推進臨牀的能力。

“猶記當初David造訪上海時,我們陪同他考察了多家醫院並與臨牀專家深入交流。中國臨牀試驗體系的高效運作與市場潛力顯然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成功說服他認識到,中國在加速臨牀入組與市場準入方面具備獨特優勢。”

“事實證明,當初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較美國及其他地區,當前HLX78全球3期臨牀試驗中國的患者招募進度已顯著領先。”復宏漢霖首席商務發展官、高級副總裁曹平談到。

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Palleon Pharmaceuticals聯合創始人Carolyn Bertozzi教授則表示,由於人唾液酸酶融合蛋白是一種相對複雜的分子,因此選擇具備有生產能力的合作伙伴對於Palleon Pharmaceuticals公司而言至關重要。

“合作伙伴是否能系統性制定臨牀開發策略同樣重要,因爲這可能會直接影響到項目的成敗。”Carolyn Bertozzi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