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屈公病」防疫升至3級 美擬發旅遊警示
廣東佛山近期爆發屈公病疫情,並於30日深夜宣佈提升防疫層級至三級。圖爲佛山近日展開大規模噴藥滅蚊。(新華社)
廣東佛山屈公病(中國稱爲「基孔肯雅熱」)疫情擴大,佛山市啓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Ⅲ級響應,力求以更大力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表示,由於廣東屈公病例正增加,CDC計劃針對中國發布旅遊警示。
綜合媒體報導,截至7月26日24時,廣東省累計報告4824例屈公病本土病例,主要集中在佛山,但廣州、陽江、湛江、澳門等地也都已出現零星病例。佛山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微信公衆號「佛山發佈」30日深夜發佈通報稱,「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關應急預案,結合當前佛山市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形勢,決定啓動佛山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Ⅲ級響應。」
中國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範圍,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爲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級。但佛山並未進一步說明,防疫升級後將採取哪些具體措施。
世界衛生組織(WHO)此前已發出緊急呼籲,防止屈公病重演2004至2005年在印度洋地區的大規模流行;北京29日召開「全國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有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相關負責人蔘加。會議強調,要加強屈公病疫情風險研判;進行多管道監測預警,防範疫情外溢擴散和境外輸入;提高「早發現」能力,規範進行病例救治;科學引導個人防護,增強公衆信心。
但當地屈公病病例數持續上升,美國CDC發言人表示,已注意到中國廣東省報告的屈公病疫情,並正評估疫情規模及範圍,計劃針對中國發布旅遊警示。
據瞭解,屈公病是一種由屈公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症狀與登革熱非常類似,但和登革熱與其他蚊子所傳播的傳染病不同的地方是,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會有持續數週的倦怠感,有些病患的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個月,因此「Chikungunya」在非洲的土着語言中,就是指「痛的將身體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