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升溫 廣東佛山半夜宣佈屈公病防疫提高至3級

廣東佛山近期爆發屈公病疫情,並於30日深夜宣佈提升防疫層級至三級。圖爲佛山近日展開大規模噴藥滅蚊。(新華社)

廣東佛山近期爆發屈公病(大陸稱爲「基孔肯雅熱」)疫情,佛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微信公衆號《佛山發佈》30日深夜發佈通報稱,「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關應急預案,結合當前佛山市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形勢,決定啓動佛山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Ⅲ級響應。」

中國大陸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範圍,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爲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級。但佛山並未進一步說明,防疫升級後將採取哪些具體措施。

截至7月26日24時,廣東省累計報告4,824例屈公病本土病例,主要集中在佛山,但廣州、陽江、湛江、澳門等地也都已出現零星病例。

根據我衛福部疾管署官網資料,屈公病是一種由屈公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播,最早在1952年從坦尚尼亞一位發燒病人的血清中分離出來。

屈公病的症狀與登革熱非常類似,但和登革熱與其他蚊子所傳播的傳染病不同的地方是,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會有持續數週的倦怠感,有些病患的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個月,因此「Chikungunya」在非洲的土着語言中,就是指「痛的將身體彎起來」。

對於何以廣東今年會爆發屈公病疫情,《佛山發佈》指出,這是多重原因導致,首先是外部環境屈公病流行強度高,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本月22日就已發出警報,目前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屈公病病毒傳播情況,提醒各國做好應對準備,避免疫情大規模暴發。

中國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專家、氣候變化與健康全球聯盟主席劉起勇指出,今年的氣候特別適合蚊蟲孳生,密度比較高,這次輸入中國的病毒是印度洋流行株,特別容易被埃及斑蚊傳播,傳播效率特別高。

佛山日報報導,30日,廣東省政府黨組成員陳良賢到佛山督導屈公病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深做細網格化管理,積極動員家家戶戶翻盆倒罐、清除積水,組織消殺隊伍開展全域立體式滅蚊,全力推動滅蚊防蚊取得積極成效。

陳良賢要求佛山,以更大力度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一鼓作氣在最短時間內打贏疫情防控硬仗。廣泛發動羣衆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實施家家戶戶點蚊香、掛蚊帳、裝紗窗、清積水、倒垃圾、塗驅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