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 強化企業韌性

WTW指出,企業總部應將重心放在展現領導效益、強化公司整體績效成果,並運用總部資源創造最大效益。應包含清楚的願景溝通、具經濟效益的專業人才團隊與資源配置,以及確保組織不斷進化,及人才補給充沛。

而風險管理則是強化企業韌性的關鍵。WTW臺灣區總經理閻治中指出,透過健全的風險管理架構,企業可從資訊透明、風險預警與資源調度三方面提升應變力。一方面,即時資訊可加速決策、預警機制有助提前部署,彈性資源配置則讓企業在突發情境中迅速轉移與重組。

同時,合規制度能降低法律與聲譽風險,文化與領導韌性則確保組織在壓力下維持穩定;若再結合學習調整機制與多元資源佈局,如備援供應鏈與財務緩衝,才能構築完整的企業抗風險體系。

另外,爲確保企業轉型成功,WTW指出,長期激勵(LTI)是最能引領企業長期策略轉型的薪酬工具。LTI目的在於將員工,特別是高階主管的個人利益與企業的長期目標綁定。透過LTI,企業能確保員工將資源與注意力集中在推動轉型等需要長期經營的目標上。客戶案例顯示,高階主管的LTI既得比例會與市值、營業淨利等財務績效門檻,及策略績效門檻高度連結。

然而爲支持國際化與科技轉型,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和規格正被重新定義。WTW指出,未來五年員工技能組合中將有39%會改變,企業需透過清晰且完整的人才管理架構,來表達對人才新規格的期待。這包括定義職責範圍的職等、層級架構,以及動態調整以反應需求的職能、技能架構。

同時,企業需現代化其「員工價值主張(EVP)」,以應對Z世代、生成式AI與跨國佈局等挑戰所驅動的全球EVP變化。WTW表示,EVP的典範已從傳統強調付出與期待什麼的「交易型關係」,轉向「體驗型關係」,更重視員工如何理解跟感受到的工作體驗,其核心目標在於吸引、留置激勵人才,並驅動轉型所需的行爲及數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