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投等債不等同垃圾債!中信投信提三大理由 降息前佈局掌握投資良機

今年第2季已公佈財報非投等債企業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擊敗預期比率

在高利率環境下,非投資等級債券因殖利率具優勢,相對吸引投資人目光,然而也有不少投資人擔心違約風險過高而卻步。不過,中國信託投信提出三大理由,指出藉由專業投資團隊主動操作,透過分散投資與信評結構掌握,非投資等級債的風險其實相對可控,且具備長期收益潛力,成爲投資人尋求穩健投資管道的優質選擇。

中國信託投信推出全臺首檔非投等債主動式ETF—中信價值策略非投資等級債券主動式ETF(00981D),即將於8月26日至8月29日展開募集。00981D經理人陳昱彰表示,很多投資人對非投等債存有刻板印象,就是「垃圾債」,但今日的非投等債與過往的垃圾債已不可同日而語。

陳昱彰指出,根據標普全球統計顯示,1981年至2024年間,全球公司各評級違約事件多集中於CCC/C級公司,BB級長期平均違約率僅0.56%。目前臺灣掛牌非投等債ETF大多集中於BB與B級,極少配置CCC/C級,高風險曝險有限。

其次,根據彭博統計,B級以上公司平均需五至七年以上,纔可能走向違約,違約路徑平緩,主動式ETF的基金經理人,可在信用惡化初期即調整投組、汰換高風險債券,降低潛在損失。

第三,陳昱彰指出,經過壓力測試,以2008、2009年的金融海嘯期間,與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等極端衰退情境下,非投等債ETF違約率最高僅約8.7%,顯示透過分散配置與多檔債券組合,也能有效稀釋單一債券違約的影響。

觀察今年非投等債企業表現,陳昱彰指出,第2季財報至今,約略有三分之一非投等債企業已發佈財報,以已公佈財報之非投等債企業來看,不僅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創近五季新高,且擊敗預期比率遠遠超過未達標家數,差距高達五倍(詳表一)。且今年以來非投等債違約率約爲1.37%,遠低於過去25年來平均約3.4%。低違約率加上第2季亮眼財報,凸顯出非投等債的紮實營運基本面。

陳昱彰表示,美國日前公佈7月非農數據僅新增7.3萬人,且5、6月數據因政府裁員下修,整體就業趨勢呈現疲軟,市場目前對於9月聯準會降1碼機率與一個月前相較明顯提升,且聯準會7月開會有二位理事支持降息,近期又有一位理事也站在支持降息的立場,強化聯準會9月降息的可能性。回顧過去兩次降息循環,非投等債對於降息利多的反應相對公債、投等債更有感,此時正是佈局非投等債ETF的良機。

此外,陳昱彰指出,目前美元指數位處相對低檔區,投資人此時佈局美元計價的00981D,倘若未來美元回升,可望獲得額外匯兌利益,進而享有提升總報酬率的機會。此外,長期持有非投等債,亦可有效緩衝利率波動所帶來的價格風險。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00981D透過三大策略主動出擊,搶佔投資先機。首先是把握高殖利率時點進場;其次是挖掘「墮落天使」債券的超賣機會,也就是趁債券遭降評、短線超賣狀況出現時加碼優質企業債;最後更精選同發行人中票息率較佳的債券標的。透過上述靈活操作,把握獲取資本利得的機會。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00981D發行價爲10元,採月配息機制。透過專業的主動管理,能因應景氣變化動態調整,聚焦關鍵信評,在收益與風險之間取得更佳平衡。00981D的推出,不僅填補市場上主動式債券ETF產品的空缺,更可望成爲追求現金流,及偏好波動較股票小、且小額起步的投資人長期投資選項。

中信價值策略非投資等級債券主動式ETF(00981D)小檔案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