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處理能源化 環境部4年砸23億
環境部爲轉廢爲能,已向行政院提報4年23億計劃輔導約208傢俱事業廢水能源化潛勢業者。記者李柏澔/攝影
環境部水保司長王嶽斌說,目前正在修正水污費收費辦法,若有資源化實績,最高可抵減當期六成水污費當作誘因。
近年國際積極推動厭氧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生產及利用沼氣作爲能源,根據國內生質能源售電資料顯示,近三年售電總度數爲一點四億度,還有成長空間。爲推動廢水處理能源化,環境部向行政院提報「推動廢(污)水能資源化、低碳智慧化處理計劃」爭取四年廿三億元預算,建立示範案場加速推動。
環境部次長葉俊宏表示,過去國內大部分使用好氧處理的生物方式來處理廢污水,但過程因爲要不斷曝氣導致能源消耗並不低,爲了減少用電和回收能源使用,將透過厭氧發酵方式讓廢水處理也能提供發電的沼氣,畢竟沼氣發電也是綠能。
葉俊宏說,沼氣造成的暖化程度是二氧化碳的廿八倍,若處理一噸沼氣相當於減少廿八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污泥處理的同時,後續拿來發電也可以申請減量額度,也就是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