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單純產能分配…美拋晶片製造「五五分」 臺經院學者:這是經濟安全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受訪時表示,他持續對臺灣遊說晶片製造「五五分」的構想。臺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29日對此做出迴應。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蘇健忠/攝影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受訪時表示,他持續對臺灣遊說晶片製造「五五分」的構想,並拋出對「矽盾」的對立論點,認爲美國本土晶片充足,才能保護臺灣。臺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29日表示,這項提議不僅是單純的產能分配,更是一場涉及經濟安全、地緣政治、產業鏈重塑與技術主導權的深層博弈。
劉佩真表示,「晶片製造五五分」構想及其背後的「矽盾對立論點」,無疑爲臺美貿易談判及全球半導體產業版圖的變動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從產業分析的角度來看,這項提議不僅是單純的產能分配,更是一場涉及經濟安全、地緣政治、產業鏈重塑與技術主導權的深層博弈。
她表示,儘管「晶片製造五五分」政策若以長期來看,對於美國能將臺灣的戰略價值從「獨佔供應商」轉變爲「不可或缺的技術盟友」,有助於分散風險並強化與美國的戰略綁定,同時臺灣在先進晶片領域的絕對優勢,是其與美國進行後續對等關稅貿易談判的最大談判籌碼。
但她表示,美方最新提出的「晶片製造五五分」目標,是美國將國家安全考量凌駕於純粹經濟效率之上的明確信號,而此將攸關臺美貿易協議的最終內容,也將深刻地影響未來數十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版圖,形塑一個更具韌性,但可能成本更高、效率略減的全球晶片供應鏈。對於臺灣而言,這是一個需要以戰略眼光來衡量短期犧牲與長期安全保障的關鍵時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