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川普關稅 盟邦砍對美軍購

美軍華盛頓號航空母艦甲板人員去年十一月在南海一次演習指揮一架F-35戰機。(路透)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十三日報導,盟邦受夠美國總統川普懲罰性關稅和國防支出要求,已針對他最在意的戰鬥機領域採取行動。

美國要求北約成員國達到國防支出佔GDP百分之五目標,與西班牙發生爭執後,西班牙取消原本斥資數十億美元購買F—35戰機計劃。瑞士則因百分之卅九的高額關稅,面臨跨黨派呼聲要求放棄採購F—35。

印度也因不滿川普課徵百分之五十超高關稅,決定暫停採購美國作戰車輛等軍備。

這些舉動全發生在過去兩週內,凸顯川普經濟政策的潛在後果,並在盟邦間引發連鎖效應,迫使各國政府重新評估與美國的防務合作。美國產業界憂心,新型保護主義可能引發報復,衝擊武器出口,並削弱美國作爲全球頂級防務供應商的地位。

F—35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零件來自全球逾百家供應商,大量海外訂單有助壓低單機成本,因此特別容易受到經濟波動影響。一旦訂單取消或縮減,成本將隨之上升。此外,如葡萄牙等其他潛在買家,也因對美國可靠性存疑而延後決策。

大多數盟邦雖不急於退出已規畫的採購計劃,但西班牙、瑞士與印度近期行動,顯示出日益增長的抵制力量,也成爲迄今對川普全球貿易舉措最具體的反擊之一。

美國國防部前副助理部長湯森德表示,美國多年來敦促盟邦購買美製裝備,這些關稅就是「豎起中指」。他說:「這些國家都覺得受到美國傷害。」

一名不具名的五角大廈前官員則認爲,失去西班牙或瑞士訂單對短期生產線影響不大,因爲這些戰機一年多後纔會進線,屆時可由其他客戶接手。

不過,防務諮詢公司AeroDynamic Advisory總經理阿布拉法亞警告:「不論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即使新政府上臺,要修補這些嚴重損害,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重建信任,而這個產業本身就是建立在信任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