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分析師:川普此舉反而有可能將晶片市場拱手讓給中國

獨立專家和分析人士稱,一旦中國加倍努力開發自己的尖端AI晶片,就會開始銷往世界各地,一旦供應鏈出現變化,要再奪回市場將非常困難。(圖/路透)

川普政府試圖通過阻止美企向中國出口晶片以遏制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進步,但是外媒引述獨立專家和分析人士稱,此舉會讓美國付出慘重代價,一旦中國加倍努力開發自己的尖端AI晶片,就會開始銷往世界各地,一旦供應鏈出現變化,要再奪回市場將非常困難。

《法國國際廣播》報導說,獨立分析師傑克.戈爾德(Jack Gold)說:在這場西方與中國的AI晶片戰爭中,「國家將比個別公司遭受更大的損失」。在這位分析師和其他專家看來,對美國晶片巨頭實施的新限制反而是中國政府的「重大勝利」。

戈爾德指出,失去了開發AI技術所需的半導體,中國將別無選擇,只能加倍努力設計自己的尖端晶片。他認爲:「一旦有了競爭力,它就會開始銷往世界各地。一旦供應鏈發生變化,再想奪回市場將非常困難。」

另一位獨立的行業專家羅布.恩德勒(Rob Enderle)也認爲:「這是美國放棄微處理器領先地位的最快方式」。從短期看,這些措施導致英偉達和超微(AMD )本週在股市上暴跌,並將使它們損失數十億美元。

在拜登政府時期,華盛頓已經限制向中國出口最尖端的半導體產品,以保證美國在此領域的領先地位,並阻止北京開放某些軍事應用軟體。但戈爾德認爲,「出口管制與川普現在所說的全面封鎖是不同的」。新的限制主要涉及H20晶片,該晶片由英偉達專門爲在中國出售所設計。

報導指出,中國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 )的成功促使白宮做出了這一決定,DeepSeek使用更少、也非尖端的元件(包括H20晶片),成功建立了與 OpenAI (ChatGPT) 和其他美國領先公司旗鼓相當的人工智慧模型。

戈爾德說,「川普可能認爲,如果我們給中國和其他國家制造更多困難,我們就會神奇地獲勝」。他補充說:「這沒有任何意義。在我看來,正確的做法是向美國公司傾斜,而不是懲罰他們,從而減緩他們自己在研發方面的投資」。

川普政府的這些限制措施是在其發動貿易戰的背景下出臺的,目的是希望把重要電子元件的生產轉移到美國。戈爾德認爲,川普要把工廠帶回美國,這是行不通的。即便假設他是對的,建造一個新的代工廠需要200億到400億美元,而且需要3-4年的時間,在此期間還要支付附加關稅?

黃仁勳本週表示,英偉達將首次完全在美國生產用於AI超級計算機的晶片。但 網路數據資訊網Emarketer 分析師雅各布.伯恩(Jacob Bourne)表示,美國 「根本沒有熟練人力」,在川普的反移民政策下,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