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 CEO 陳立武讓川普留下好印象後 分析師推估未來可能如此發展
英特爾(Intel)執行長陳立武。美聯社
分析師認爲,英特爾(Intel)執行長陳立武在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後,似乎正在取得白宮的支持,隨着他將繼續與川普內閣對話,英特爾可能改變之前對14A與之後製程的「觀望」態度,更積極投入,並「有價」請求川普政府尋找客戶,雖然分拆晶圓製造與晶片設計事業可能重回檯面,但可能性不高。
Bernstein分析師團隊指出,陳立武造訪白宮似乎「留下了好印象」,近期他與川普閣員對話的內容,可能迴應投資人的一些疑問。
Bernstein認爲,陳立武向川普提出的構想,可能不只是財務支持,還有「訂單量或更直接投資的客戶『參與』」,因爲英特爾已經暗示若無法找到「重要的外部客戶」,可能停止開發下一代14A與之後的製程節點。
英特爾的美國晶圓製造計劃已獲得政府的補助支持,也符合川普推動美國製造的期望。去年拜登政府已敲定英特爾的78.6億美元晶片法補助,但補助收受者必須達到特定的專案里程碑,才能收到撥款,而英特爾的進展始終緩慢。
Bernstein認爲,在協商過程中,英特爾分拆製造與設計事業可能「重回檯面上」,但只要英特爾的晶圓代工事業仍無起色,要分拆的難度很高,這可能讓政府和客戶損失「大量資金」,若晶圓代工事業能夠自行扭轉頹勢,就沒必要分拆,但貿然分拆又「可能是場災難」。
Bernstein團隊並未揣測川普可能想要的協議,但從輝達(Nvidia)和超微(AMD)想恢復銷售晶片到中國大陸,就要上繳15%中國大陸營收來看,英特爾若能獲得川普的「大禮,可能不會是免費」。Bernstein也懷疑,川普政府最後可能也不會要求陳立武必須切斷他經營投資業者和中國大陸科技公司之間的關係。
Wolfe研究公司分析師卡索認爲,陳立武會成爲川普政府的目標,可能是因爲英特爾對於新制程的觀望態度,「這和美國想把先進製程半導體制造移回美國的產業政策目標相分歧」,若陳立武在與川普團隊開會後改弦更張,英特爾股東可能被迫投資14A製程。
卡索認爲,川普政府對陳立武進行的人身攻擊,是要逼迫英特爾採取不符合股東最佳利益的行動。
延伸閱讀
川普纔要求英特爾執行長辭職 現贊對方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