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川普對臺課稅100%效應 美國晶片可能漲價59%

產業趨勢媒體Verdict指出,若川普對臺灣晶片徵收100%關稅,恐嚴重衝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致使仰賴臺灣晶片製造的企業成本上升,美國晶片價格可能上漲59%。 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關稅措施,產業趨勢媒體Verdict指出,若川普對臺灣晶片徵收100%關稅,恐嚴重衝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致使仰賴臺灣晶片製造的企業成本上升,美國晶片價格可能上漲59%。

華府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負責全球創新政策的副總裁埃澤爾1月28日在基金會網站發文寫道,川普的想法是,如果將臺灣半導體的關稅提高到100%,臺灣半導體廠將轉移至美國以避稅。

Verdict報導指出,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美國半導體產業依賴程度的研究,美國進口的邏輯晶片44.2%來自臺灣,臺灣半導體制造遭受任何形式衝擊恐導致美國晶片價格上漲高達59%。

全球數據旗下趨勢平臺首席分析師德哈希爾示警,如果美國對臺灣晶片徵收100%關稅,本質上如同針對臺積電(2330)徵收關稅,這勢必帶來負面影響,包括對美國消費者不利影響。

蘋果、博通、高通、英特爾和輝達等企業,約佔全球無廠半導體公司的65%。若美國對臺灣晶片提高關稅,將大增加企業成本,甚至可能促使依賴臺灣半導體的美國公司將業務遷往海外。

此外,川普對臺關稅計劃可能造成另一項反效果,即臺灣企業可能透過將業務轉移至馬來西亞或越南等地避稅,這些國家正逐漸成爲半導體生產的替代基地。

報導提到,自2020年以來,臺積電已宣佈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650億美元,興建三座半導體晶圓廠,爲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FDI)。

研究機構Signum Intel創辦人暨執行長歐姆指出,雖然臺積電正在美國擴大晶片製造產能,但美國仍沒有可以替代臺積電的現成方案。

報導認爲,川普已揮下關稅大刀,此舉增加對臺灣半導體課徵100%關稅的可能性,但這項原本意在促進半導體制造迴流美國的措施,恐將引發跨國貿易戰、推高企業成本。

延伸閱讀

川普延後對墨西哥開徵關稅 英業達、緯穎 警報沒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