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晶片關稅雙輸!旅美教授痛批川普:美國與臺積電都受害

旅美教授林環牆11日就表示,美國對進口晶片祭出100%關稅威脅爲例,迫使臺積電赴美亞利桑那州設廠,雖有助分散全球高階晶片供應鏈集中於臺灣的地緣風險,但同時造成臺積電與美國雙邊的效率損失。(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週三 (6日) 表示,他將對進口的半導體與晶片課徵 100% 關稅,但不包括那些「在美國境內設廠」的企業。對此,旅美教授林環牆11日就表示,美國對進口晶片祭出100%關稅威脅爲例,迫使臺積電赴美亞利桑那州設廠,雖有助分散全球高階晶片供應鏈集中於臺灣的地緣風險,但同時造成臺積電與美國雙邊的效率損失。

旅美經濟學者、教授林環牆11日在臉書發文,直言美國現行與即將加碼的高關稅政策屬於「愚蠢的保護主義」,不可能撼動全球產業的既有「比較優勢」與「比較劣勢」結構,反而會損害美國長期經濟擴張潛力。

林環牆指出,川普總統推行的保護主義,只會讓美國「比較劣勢」產業佔用更多國內資源,壓縮「比較優勢」產業的發展空間,削弱經濟長期成長能力。他以美國對進口晶片祭出100%關稅威脅爲例,迫使臺積電赴美亞利桑那州設廠,雖有助分散全球高階晶片供應鏈集中於臺灣的地緣風險,但同時造成臺積電與美國雙邊的效率損失。

他更批評,川普不僅針對半導體,而是全面性提高關稅。雖然美國財政部因而增加稅收,但成本最終由美國消費者與進口商承擔。他強調,經濟學界不會天真地認爲加關稅可改善美國貿易赤字,因爲只要國內總儲蓄不足以支應總投資,貿易赤字必然存在,而美國正是如此。提高關稅無法解決長期的儲蓄與投資失衡問題。

林環牆表示,雖然對於大型經濟體而言,最適關稅稅率不必然是零,但川普的作法缺乏經濟理論支撐,純屬政治操作。他提醒,正確的政策需要建立在知識基礎上,而非政治意識形態,這樣的警示不僅適用美國,也適用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