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放話課臺灣晶片100%關稅 美業者:最大受害者「是美國」

▲ 川普揚言對臺灣晶片徵收100%關稅。(圖/路透)

文/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9日專電

美國總統川普打算對臺灣生產的晶片徵收100%關稅。美國記憶體晶片公司副總張家豪指出,若無臺灣晶圓代工,美國在晶片設計的佔比不會這麼大,臺灣已爲美國創造大量就業;如果臺廠受到關稅衝擊,最大受害者可能會是美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擬對臺灣半導體產品課徵關稅,讓製造業迴流美國。檯面上有兩大原因,一是促進更多就業機會、二是提高美國高階晶片製造佔比。

旅居美國數十年,曾任臺積電北美業務經理的張家豪認爲,晶圓代工原本就非美國最擅長的領域,換個角度思考,若無臺灣的晶圓代工,美國的IC(積體電路)設計或是終端產品的行銷、設計等相關業務或許也不會如此蓬勃。

他說,「臺灣的晶圓代工已讓美國產生很多新的就業機會」,倘若川普質疑臺灣搶走了美國的就業機會,提出數據或許能夠說明真實的情況,說服美國政府。

至於提高美國高階晶片生產佔比的考量,張家豪認爲,這可以透過臺積電或是其他公司在美國投資設廠來改善,「不見得要用關稅來達到目的」。

針對增加美國就業機會的問題,曾在惠普(HP Inc.)、漢威聯合公司(Honeywell International)負責領導團隊,熟悉半導體產業的周信結也表示,晶片製造工作涉及文化,並非那麼簡單,美國優勢不在此,「而臺灣也未跟美國爭搶無廠半導體(fabless)市場」,「那塊不僅是美國的強項,也是半導體領域中利潤最大的」。

周信結說,川普支持者很多是勞工階級,他需要推出一些政策去固樁,但如果他去精算的話,應該明白利潤的差別,「以真正的美國利益來講,那恐怕不是美國利益」。

與許多分析的看法一致,張家豪和周信結認爲,若美國政府對臺灣半導體產品課徵關稅,受到衝擊的無疑是臺灣廠商的美國客戶,如輝達(Nvidia)、蘋果(Apple Inc.),因爲成本會轉嫁到他們身上。

張家豪認爲,美國廠商一定已經在溝通,美國在人工智慧(AI)產業市佔很高,臺灣晶圓代工在當中不可或缺,如果臺廠受到關稅衝擊,對美國產業絕不是好事,「我認爲最大的受害者可能會是美國,因爲這個部分到最後都是消費者買單」。

「川普如果這麼做恐怕會影響接班人」。周信結表示,川普可能是將關稅當作是一種威脅工具,「只是來告訴你,你要多配合我的事情」。(編輯:周永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