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盛金材:發明人履歷或與技術背景錯配 項目研發模式信披現疑雲
《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 亦戈DL/作者 廉貞映蔚/風控
在資本市場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支持力度背景下,截至2025年4月,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佔比均超過九成。同樣作爲高新技術企業的哈爾濱東盛金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盛金材”),也踏上了申報北交所上市之路。
值得關注的是,在同一份招股書中,東盛金材稱其一項研發項目系與高校聯合研發,而後又稱該項目系自主研發,信息披露現疑雲。此外,東盛金材近四年研發投入佔比低於同行均值,截至2024年末發明專利數或行業“墊底”。而董秘或無專業技術背景,卻爲東盛金材“貢獻”發明專利。另一方面,東盛金材近四年鋁基中間合金產能利用率未飽和,其募資擴產合理性或值得關注。
一、董秘或無技術背景卻“貢獻”發明專利,項目研發模式現“兩個版本”
莫看江面平如鏡。2021-2024年,東盛金材研發投入佔比低於同行均值。截至2024年年末,東盛金材獲授權的發明專利數量或行業“墊底”。
1.1 近四年研發投入佔比低於同行均值,截至2024年末發明專利數或行業“墊底”
據東盛金材簽署於2024年12月30日的招股說明書(以下簡稱“簽署於2024年12月30日的招股書”)及2024年報,2021-2024年,東盛金材的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0.7%、1.27%、1.66%、1.41%。
此外,東盛金材選擇的同行業可比企業包括重慶潤際遠東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際新材”)、深圳市新星輕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新星”)、立中四通輕合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中集團”)、寶武鎂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武鎂業”)。
據潤際新材簽署日爲2023年5月31日的招股書,2021-2022年,潤際新材的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3.18%、2.47%。此外,潤際新材並未披露更新報告期的研發投入情況。
據深圳新星、立中集團及寶武鎂業年報,2021-2024年,深圳新星的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4.17%、4.48%、4.26%、3.86%,立中集團的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2.96%、3.12%、3.19%、3.44%,寶武鎂業的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3.81%、4.36%、4.61%、5.07%。
經測算,2021-2024年,上述四家可比公司的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3.53%、3.61%、4.02%、4.12%。
不難看出,近四年來,東盛金材的研發投入佔比均不及可比公司的平均值。
專利數量方面,據東盛金材2024年年報,截至2024年年末,東盛金材擁有129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1項。
據立中集團2024年年報,截至2024年年末,立中集團合計擁有964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70項。
據深圳新星2024年年報,截至2024年年末,深圳新星擁有國內外發明專利73項、實用新型專利27項。
據寶武鎂業簽署於2023年6月30日的募集說明書,截至2023年6月30日,寶武鎂業擁有發明專利59項,實用新型專利416項。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截至2024年末,潤際新材母公司獲得的授權發明專利共23項。
對比可知,截至2024年年末,東盛金材的發明專利數量或在同行中墊底。
不僅如此,東盛金材一項研發項目研發模式現信披疑雲。
1.2 稱與高校聯合研發“節能環保高實收材料”項目,又稱該項目系自主研發現疑雲
據簽署於2024年12月30日的招股書,2021年8月,東盛金材聯合哈爾濱理工大學、黑龍江科技大學與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哈爾濱市科技局簽署《黑龍江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合同書》,開始“高性能鋁合金用節能環保高實收助熔添加材料研發與應用”(以下簡稱“節能環保高實收材料”)聯合研究工作。
該項目由東盛金材作爲項目申報單位負責統籌,聯合項目第一參與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及項目第二參與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共同開展聯合攻關。項目計劃起止時間爲2021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2024年6月末,該項目已經研發完成並驗收結題。
該項目執行過程中,由各方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包括論文、專利、相關規範歸東盛金材所有。形成的規範將開放共享,免費使用。由各方共同完成的技術秘密成果,各方均有獨立使用的權利。相關知識產權不存在使用期限或限制,不存在共同享有專利情況。
蹊蹺的是,在同一公告文件中,東盛金材稱前述研發項目系自主研發。
據簽署於2024年12月30日的招股書,在披露“報告期內主要研發項目情況”中,“節能環保高實收材料”研發項目的研發模式爲自主研發。此外,2022-2023年,該項目分別投入的金額分別爲67.26萬元、8.19萬元。
即是說,簽署於2024年12月30日的招股書中,東盛金材的“節能環保高實收材料”項目的研發模式既稱自主研發又稱聯合研發,信息披露現疑雲。
問題尚未結束。
1.3 董秘兼董事李洲履歷涉及證券及資管等相關工作,陳睿系資本運營中心證券部長
據簽署於2024年12月30日的招股書,1990年7月至2002年12月,李洲任哈爾濱財政證券公司項目經理。2003年1月至2016年1月,李洲任哈爾濱北方資產管理公司項目經理。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其任哈爾濱東盛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東盛金材前身,以下統稱“東盛金材”)副總經理。2021年4月至簽署日,李洲任東盛金材副總經理及董事會秘書。2023年3月至簽署日,其任東盛金材董事。
據東盛金材簽署於2023年10月10日的《關於東盛金材股票公開轉讓並掛牌申請文件的審覈問詢函》的回覆,李洲的職務涉及資本運營中心。此外,陳睿系東盛金材資本運營中心證券部長。
需要說明的是,“李洲”及“陳睿”爲東盛金材貢獻發明專利。
1.4 “李洲”及“陳睿”現身兩項發明專利發明人名單,其中一項系核心技術專利
據簽署於2024年12月30日的招股書,東盛金材的核心技術共有六項。其中,“鋁型助劑製備技術”、“溶劑型助劑製備技術”、“高純活性錳粉製備技術”爲配方技術,未申請專利。“鋁合金元素添加劑高校生產設備製造技術”對應67項專利。“元素檢測分析技術”對應專利“2015201021927”,“新型工藝速溶硅製備技術”對應五項專利,專利號分別爲“2021201979645”、“2020222090646”、“2016203591281”、“2013104845943”、“202010921958X”。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截至查詢日2025年7月23日,申請人爲東盛金材,發明人包含李洲、陳睿的有效發明專利爲2項。
其中,一項專利號爲202010921958X的發明專利“一種鋁合金熔鍊用硅鋁合金元素添加劑及其製備方法”,申請日爲2020年9月4日,授權公告日爲2022年12月6日,發明人包括李洲、陳睿,該專利的案件狀態爲專利權有效。此外,該專利涉及一種鋁合金熔鍊用硅鋁合金元素添加劑及其製備方法,屬於金屬材料加工技術領域。
據2023年11月24日發佈的《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發行類第9號:研發人員及研發投入》,研發人員指直接從事研發活動的人員以及與研發活動密切相關的管理人員和直接服務人員。主要包括,在研發部門及相關職能部門中直接從事研發項目的專業人員;具有相關技術知識和經驗,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參與研發活動的技術人員,參與研發活動的技工等。企業應準確、合理認定研發人員,不得將與研發活動無直接關係的人員,如從事後勤服務的文秘、前臺、餐飲、安保等人員,認定爲研發人員。
即是說,東盛金材11項發明專利中,其中2項專利的發明人包括李洲及陳睿。且2020年,兩人或參與一項核心技術對應專利的研發。而董秘李洲的任職履歷涉及證券及資管等領域,陳睿系東盛金材資本運營中心證券部長,兩人是否具備專業技術背景或值得關注。此外,2021-2024年,東盛金材研發投入佔比低於同行均值,且截至2024年發明專利數量或“落後”於可比公司。
二、鋁基中間合金收入佔比不足兩成,產能利用率未飽和反募資擴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21-2024年,東盛金材鋁基中間合金收入佔比不足兩成,核心產品鋁合金元素添加劑創收超八成。此番上市,東盛金材擬擴充的鋁基中間合金產能,系2023年產能的逾12倍。而報告期內,鋁基中間合金的產能利用率尚未飽和。
2.1 2024年鋁基中間合金收入佔比不足兩成,核心產品鋁合金元素添加劑創收超八成
據簽署於2024年12月30日的招股書及2024年報,東盛金材的產品包括鋁合金元素添加劑及鋁基中間合金。其中,鋁合金元素添加劑系東盛金材的核心產品。2021-2024年,東盛金材鋁合金元素添加劑的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98.24%、98.11%、96.29%、88.04%。
同期,鋁基鋁基中間合金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爲1.76%、1.89%、3.71%、11.96%。
據東盛金材簽署於2024年11月19日的公開轉讓說明書(以下簡稱“簽署於2024年11月19日的公轉書”),東盛金材鋁基中間合金的添加元素含量較低,從生產到使用過程中存在二次熔鍊、能耗高,故增加了其綜合使用成本。與鋁基中間合金相比,鋁合金元素添加劑的元素含量更高,其生產和使用過程無二次熔鍊情況,故綜合使用成本更低、能耗更低。
但鋁基中間合金起步早、技術更爲成熟。受場地、產業環境和產能限制,截至簽署日,東盛金材未能大規模生產和推廣鋁基中間合金產品。
即是說,2021-2024年,東盛金材鋁基中間合金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低於12%。
不僅如此,東盛金材鋁基中間合金的產能利用率不足七成。
2.2 2021-2023年,鋁基中間合金的產能利用率均不足七成
據簽署於2024年12月30日的招股書,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東盛金材鋁合金元素添加劑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爲114.9%、72%、67.98%、81.51%。同期,鋁基中間合金的產能分別爲1,346.64噸、1,346.64噸、2,319.54噸、1,892.01噸,鋁基中間合金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爲48.72%、62.28%、39.98%、59.45%。
即是說,2021-2023年,東盛金材鋁基中間合金的產能利用率均不足七成。
此番上市,東盛金材的募投項目擬對鋁基中間合金進行擴產。
2.3 募投項目新增3萬噸鋁基中間合金,新增產能系2023年產能的逾12倍
據簽署於2024年12月30日的招股書,此番上市,東盛金材擬募集資金金額爲3.5億元,分別投入“年產6萬噸合金添加劑、3萬噸鋁中間合金和2萬噸鋁鈦硼絲生產項目”(以下簡稱“生產項目”)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且上述項目的投資總額分別爲5.54億元、0.84億元,擬投入的募資金額分別爲2.66億元、0.84億元,項目備案編號分別爲2020-340621-32-03-038114及2401-230108-04-01-169098。其中,“生產項目”的建設單位系安徽東博盛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東博”),建設週期系36個月,項目環評批覆號系淮環行[2022]20號。
據淮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佈於2023年6月1日的《關於安徽東博6萬噸鋁合金添加劑、3萬噸鋁中間合金和2萬噸鋁鈦硼生產項目節能報告的審查意見》,“生產項目”主要產品爲6萬噸合金添加劑、3萬噸鋁中間合金、2萬噸鋁鈦硼絲。
據簽署於2024年12月30日的招股書,東盛金材鋁基中間合金系功能性添加材料,系由鋁錠與目標添加金屬材料經熔鍊鑄成的中間合金華夫錠,主要包括鋁錳合金、鋁硅合金、鋁硼合金、鋁鐵合金、鋁銅合金、鋁鈦合金、鋁鉻合金、鋁稀土合金等。
此外,東盛金材募投項目“生產項目”擬年產2萬噸鋁鈦硼絲,鋁鈦硼絲相對於其現有產品系新產品。鋁鈦硼絲是一種在鋁中添加鈦和硼元素的細鋁線,是一種特殊的鋁基中間合金。
據徐州華天冶金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天冶金”)官網,截至查詢日2025年7月23日,華天冶金的產品鋁中間合金錠包括鋁錳合金、鋁硅合金、鋁硼合金、鋁鐵合金、鋁銅合金、鋁鈦合金、鋁鉻合金、鋁鈦硼絲。
即是說,東盛金材募投項目“生產項目”的3萬噸鋁中間合金及2萬噸鋁鈦硼絲或均系鋁基中間合金。
此外,據簽署於2024年12月30日的招股書,鋁基中間合金中的鋁鈦硼絲尚處於前期研發階段,均爲試生產產品,不予計算產能和產量。
經《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測算,此番上市,東盛金材合計擬新增3萬噸鋁基中間合金,且新增鋁基中間合金產能系2023年產能的12.93倍,且擬新增的2萬噸鋁鈦硼絲或也屬於鋁基中間合金類產品。
在此背景下,東盛金材募投項目的工程進度值得關注。
2.4 2021年末“生產項目”已披露賬面餘額,2024年年末工程進度爲20.86%
據簽署於2024年12月30日的招股書及2024年年報,截至2021-2024年各年末,東盛金材募投項目“生產項目”的賬面餘額分別爲46.56萬元、3,597.49萬元、2,169.72萬元、1,878.46萬元、1,122.54萬元。且截至2024年年末,“生產項目”的工程進度爲20.86%。
即是說,東盛金材募投項目“生產項目”的建設週期爲36個月,2021年已披露賬面餘額,截至2024年年末的工程進度爲20.86%。
綜上可知,2021-2024年,東盛金材主營業務收入來自兩種產品,其中鋁基中間合金收入佔比不足12%,鋁合金元素添加劑收入佔比超88%。值得關注的是,2021-2023年,鋁基中間合金的產能利用率均不足七成。
此番上市,東盛金材的募投項目“生產項目”擬合計新增3萬噸鋁基中間合金,系2023年鋁基中間合金產能的超12倍。且東盛金材的“生產項目”的建設週期爲36個月,2021年已出現在建工程賬面餘額,截至2024年年末工程進度爲兩成。
三、結語
此番上市,東盛金材表示,實施“技術領先”的戰略,通過加大對科研開發的投入,而近四年,其研發投入佔比不及可比公司均值,且截至2024年末發明專利數量行業“墊底”。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份招股書中,東盛金材稱與高校聯合研發“節能環保高實收材料”項目,又稱該項目系自主研發,信息披露現疑雲。
另一方面,2021-2024年,東盛金材鋁基中間合金收入佔比不足兩成,但產能利用率未飽和。其中,募投項目“生產項目”擬合計新增3萬噸鋁基中間合金,系2023年鋁基中間合金產能的超12倍。在此背景下,東盛金材募資擴產合理性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