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兵推共軍鎖臺…新加坡扮撤僑關鍵 星光部隊可協助運送百萬人
新加坡「星光部隊」駐湖口裝甲兵基地有專用的營舍。圖/讀者提供
路透八日引述四位知情人士報導,約四十位參與者和觀察員四月在新加坡舉行爲期兩天的兵推,與會者包括現任與前亞太官員和軍官及安全領域的學者,想定共軍已對臺灣實施海空封鎖,東南亞各國正設法撤離一百萬名旅臺公民。該兵推最終的明顯結論是,東南亞國家需藉由新加坡空運,纔可能撤出其公民。
該兵推的部分參與者考慮透過東協(ASEAN)統一行動,有些則聯繫模擬的美國、中國大陸與日本代表,商討開闢撤僑專用海空走廊。
一位參與者說,直到星方在最後關頭介入前,一點進展都沒有,新加坡找到撤離其公民的方法,並提議協助其他國家撤離。該參與者還說,新加坡幾十年來低調派「星光部隊」在臺訓練,故得以運用臺灣的機場和飛機。但三位消息人士也提到,直到兵推結束,都沒討論到有關中星兩國如何達成協議來確保撤離路線,或具體如何執行的詳情。
該兵推由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主辦,提供罕見視角,讓外界能一窺各國對臺海情勢的應急規畫。若干亞洲和西方國家武官及分析家直言,鑑於中國攻臺可能引發美國介入並波及他國,因此這類規畫愈來愈有必要。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關學院學者唐安竹說,除了兵推和「臺灣有事」的討論,東南亞國家必須與臺灣建立有意義的非官方關係,尤其是國軍;這次兵推的重點在於,計劃是一回事,還需有管道和關係才能落實。
唐安竹還說,新加坡長期保有這類關係,菲律賓也在建立中,但其他東南亞國家是否擁有在臺海衝突時可與臺灣做有意義接觸的非官方網絡,則有待討論。
四位知情人士說,想定的情境雖不代表官方政策,但在該兵推中扮演外長與國防部長的參與者,均按至少九國政府的已知立場來行動,包含星中臺美、印尼、越南及菲律賓。
五角大廈官員說,不清楚其有任何官員參與這次兵推。菲律賓外交部則說,馬尼拉已有應變計劃,因地理鄰近和旅臺菲僑,「有對臺的正當利益」。
新加坡國防部對路透指稱,並未參與,也未以任何身分出席。我國防部、新加坡外交部及國防部、東協秘書處、日本防衛省、印尼外交部和越南外交部對路透相關提問皆未置評。IISS表示,參與者是以私人身分出席,對其他部分無法置評。
中國外交部說,一向堅決反對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和臺灣有任何官方關係,包含軍事對話與合作,對這次兵推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