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更需要孟羽童
出品|新品略財經
作者|吳文武
董明珠和孟羽童冰釋前嫌,上演大和解,再度同框直播帶貨,其目的不僅是要實現一場直播帶貨500萬元銷售額這麼簡單。
01 董明珠和孟羽童和好如初
這兩天的直播帶貨行業中,熱度很高的一個話題當屬董明珠和孟羽童之間的關係不僅破冰了,還首次同框合體直播帶貨。
5月23日,董明珠和孟羽童同框直播,兩人在直播間中聊了多個話題。比如,在談及孟羽童是否有可能重回格力時,董明珠說,孟羽童走不是像那種惡意竊取公司的機密,或者被挖走的,我覺得爲什麼不可以呢?
董明珠坦言稱,孟羽童出國深造讀書一年後,還是有可能重回格力的。董明珠還說,孟羽童對格力是有感情的,就是:孩子太小,太年輕。
當然,在直播過程中,孟羽童也表現得很謙虛。比如,說自己會不自覺模仿董明珠。可見董明珠對孟羽童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在直播過程中,董明珠和孟羽童表現得親密無間,完美配合,彷彿像是兩年前完全沒有發生過孟羽童離職風波一樣。
其實,這場直播早有預告,格力更是做足了準備和宣發工作。在5月20日那天,孟羽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時隔兩年收到前老闆(董明珠)的微信,還曬出了兩人的聊天記錄,就上了熱搜。
就在同一天,格力電器發佈的海報文字顯示,520這天,愛,是有迴應的。這個週五(5月23日),歡迎回家吃飯,還配文稱:猜猜董總要跟誰吃飯。
一天之後,格力就官宣,董明珠和孟羽童將在5月23日(週五)再次“合體”直播,海報上,董明珠和孟羽童同時出現,配文:好久不見。
在《新品略財經》看來,董明珠和孟羽童的這場同框直播不僅是二人關係“破冰”,更像是董明珠和格力精心策劃的一場話題營銷和直播帶貨。
果不其然,董明珠孟羽童同框當晚,格力直播間流量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格力的直播間好久沒這麼熱鬧過了。
據飛瓜數據,當晚“格力明珠精選”直播間觀看人次達到292萬,巔峰在線人數超過3萬人,帶貨銷售額高達500萬元。帶貨成績一度登上“大家電榜”第1名。
另據抖音蟬媽媽數據,這場直播銷售額在250萬至500萬區間,是該賬號5月以來銷售額最高的一場直播,5月之前的直播單場銷售額最高100萬到250萬。
毫無疑問,董明珠和孟羽童的這場合體直播帶貨,不僅是對雙方,還是對格力而言,是雙贏和多贏。
5月24日,“董明珠孟羽童合體帶貨500萬元”話題曾衝上百度熱搜財經榜,話題熱度不減。
02 董明珠更需要孟羽童
董明珠是中國知名企業家,一直以來積極在各種場合,在互聯網上發表觀點言論,總是能引發關注和熱議,無論是在電視時代,還是互聯網PC時代,還是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董明珠永遠是那個直爽敢言的企業家。
董明珠緊跟潮流,放下架子,和年輕人互動,上綜藝節目,也正是在2021年,孟羽童和董明珠在一檔叫《初入職場的我們》的真人秀欄目中相遇,孟羽童得到了董明珠的青睞和賞識,後來進入格力實習。
當時孟羽童入職格力,引發外界關注,甚至董明珠還曾坦言,要將孟羽童培養成:第二個董明珠。那時在外界看來,董明珠要把孟羽童當作接班人來培養,這一話題還曾衝上過熱搜。
孟羽童在格力實習的時候,正值直播帶貨發展黃金期,入職格力後的孟羽童的主要工作是直播帶貨。
很顯然,當時的孟羽童進入格力實習,是董明珠向格力引進年輕人的新活力。
董明珠代表着上一代企業家的話題流量,孟羽童則代表着新一代年輕人話題和網紅流量,兩者當初走到一起,就是新老流量的相遇和融合。
可沒想到,2022年,孟羽童逐漸淡出直播間,轉向幕後,更多工作重心是擔任秘書一職,然而年輕的孟羽童更愛直播帶貨。後來2023年孟羽童突然從格力離職,陷入風波,雙方各執一詞,畢竟雙方各自的角度和角色不同,處境也不同。
然而,現如今,時隔兩年之後,董明珠和孟羽童冰釋前嫌,再度合體同框直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孟羽童算是再次“迴歸”了格力。
而當前的董明珠還是那個董明珠,但孟羽童又經歷過了兩年的成長經歷,但有一點沒有變,孟羽童依然是新一代年輕網紅的一個代表。
在《新品略財經》看來,董明珠和孟羽童兩人上演了大和解,更像是一場新老流量碰撞後的和解,雙方顯然是各取所需,但從現階段來看,很顯然董明珠更需要孟羽童。
首先,從流量層面看,董明珠和格力需要孟羽童帶來的年輕化話題和流量,無論是孟羽童,還是現在已經從格力離職的王自如,都是格力要不斷年輕化的一種體現,其背後的關鍵是格力一直有着年輕化焦慮。
其次,從商業層面看,董明珠是格力的第一IP,但有了孟羽童這個年輕網紅IP加入,兩人同框直播帶貨,不僅有話題,更有流量,還能帶來不錯的銷售額,孟羽童對格力來說猶如年輕“催化劑”。
第三,從企業經營層面看,當前的格力已經患上了增長焦慮症,作爲一家上市公司的經營數據層面也說明了這一點,該原因將在本文下一章節中再做詳細分析解讀。
可見,綜合各方面因素看,董明珠更需要孟羽童。
03 格力電器需要董明珠IP,但更需要孟羽童IP
格力是中國知名家電企業,董明珠多年以來擔任一把手,在外界看來,董明珠是格力電器最大和最有價值的IP,兩者早已深度捆綁。
今年一季度,格力電器進一步深度捆綁董明珠IP,正式發佈了全新戰略品牌“董明珠健康家”,曾引發了外界的關注以及爭議。儘管外界對格力電器再度捆綁董明珠IP有着不同觀點,但當前的格力電器似乎的選項並不多。
無論是直播帶貨,還是推出董明珠健康家,還是現在孟羽童和董明珠再度同框直播帶貨,其背後的關鍵原因是格力電器營收承壓已久,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多方面壓力。
據格力電器財報,格力電器2024年營業收入1891.64億元,同比減少7.2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1.85億元,同比增加10.91%。
空調是格力的核心產品,以前格力電器穩坐行業龍頭很多年,但格力電器在空調業務上正受到新老競爭對手的集體圍攻。
據公開資料,美的的空調業務在2023年成功超過格力電器,一舉結束了格力長達24年的行業老大地位,董明珠和格力電器自然是焦慮的。目前,美的、格力、海爾位居空調市場前三名。
不過,讓董明珠和格力更頭疼的是其正遭遇到小米的猛烈追擊。小米財報顯示,2024年小米空調出貨量超過了680萬臺,同比增長超過50%,2024年小米空調業務已經佔據行業第四。
進入2025年之後,小米空調業務繼續發力,在今年一季度增速超過100%,還在2月份發佈了家庭中央空調業務,按照小米預期的規劃,小米空調有望在2025年全年銷量增長率超過50%,進入行業前三,小米空調增長的部分所搶奪的是當然包括有格力的市場份額。
小米空調之所以受歡迎,不僅是因爲價格有優勢,更多原因還是在於其產品設計更加年輕化,及其背後的小米生態。
小米空調業務的崛起,也讓現在董明珠在多個場合直接話裡話外暗諷小米,但也無可奈何,畢竟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選購小米空調就已經給出了直接答案。
事實上,在產品年輕化及品牌營銷等方面,格力電器有太多地方需要放下姿態向小米學習。比如,董明珠引以爲傲的玫瑰空調,雖說有它的市場,但很難入年輕消費者的眼。
《新品略財經》認爲,雖然現階段董明珠IP對格力電器來說很有價值,但要從未來長遠角度看,格力電器在品牌年輕化方面做得還遠遠不夠,格力電器不僅需要一個孟羽童IP,反而需要更多個“孟羽童”IP。
今年的618大促大戰已經打響,很顯然此時董明珠拉回孟羽童,是想爲格力電器的618添一把火。
日前,美的董事長方洪波在一次訪談節目中首度迴應與小米的競爭,稱戰術上重視小米,戰略上不害怕小米,至少從方洪波的觀點中能看出美的很重視小米。
與方洪波和美的相比,很顯然董明珠和格力電器在面對小米空調的強勢競爭時,壓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