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仇敵”,要IPO了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作者 | 老高

港股IPO太熱鬧,又要迎來一家空調巨頭。

投資家網獲悉,近日家電市場傳來大消息,“全球第五大空調供應商”奧克斯電氣有限公司(下稱奧克斯)已完成港股上市備案,擬在香港主板上市。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奧克斯繼2025年1月首次遞表後的二次闖關。如若順利,浙商大佬鄭堅江將收穫第三家上市公司。

與很多“年輕”的創業公司相比,奧克斯的歷史可追溯至上個世紀90年代。彼時,中國空調市場剛剛興起,春蘭空調以年銷53億元的史詩級戰績一家獨大,讓不少生意人看到了空調市場的潛在爆發機遇。來自浙江寧波的鄭堅江“不服任何人”,他想重新洗牌空調市場。

爲了儘快在市場佔據一席之地,奧克斯率先發起了價格戰,並獲得“空調屠夫”的綽號。過早的價格“內卷”使名震一時的春蘭空調漸漸陷入絕境。空調市場由一家獨大轉向諸侯混戰格局。鄭堅江的“極端”操作引來諸多同行不滿。其中,聲浪最大的是格力女掌門董明珠,她不止一次公開聲討奧克斯,“價格戰是惡意競爭”。鬧得最狠最兇時,雙方對薄公堂。

不過,在格力市佔率超越奧克斯後,董明珠就把目光放到了綜合實力更強的小米上。而奧克斯則通過錯位競爭及下沉戰術避開美的集團、格力、海爾圍獵,取得年收入近300億元的成績,力求偏安一隅。除了下沉,奧克斯還是較早“出海”的空調公司,業務覆蓋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儘快如此,奧克斯與頭部的差距依然較大。2024年,美的集團收入4072億元“遙遙領先”,老冤家格力也有1900億元的收入,奧克斯卻不足格力收入六分之一。

眼見港股大熱,奧克斯似乎找到了力挽狂瀾的契機?耐人尋味的是,首次IPO前,奧克斯曾突擊分紅37.94億元。如今,奧克斯二次衝刺IPO,一旦成功,鄭堅江家族勢必再度暴富。

1

“空調屠夫”奧克斯又要闖關IPO了。

說起奧克斯這個空調品牌,也是家喻戶曉的級別。它是中國較早一批殺入空調市場的公司,亦是最早一批把低價“內卷”、價格戰帶入市場的玩家。90年代,隨着人們愈發追求生活質量,國產空調開始嶄露頭角,誕生了一批極具“前瞻性”眼光的空調創業者和生意人。

率先發現空調國產替代機會的人是,“空調大王”陶建幸。他不相信中國人做不出高品質的空調,於是在1985年接手了淨資產僅465萬元、瀕臨破產的泰州冷氣設備廠(春蘭空調前身)並出任廠長。陶建幸對廠子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砍掉30多種低效產品線,集中資源攻堅空調研發,首創7000大卡以上大功率櫃式空調,填補了中國空調行業的技術空白。

進入90年代,陶建幸精益求精,他推出春蘭空調品牌,把國產空調拉到了與外資並駕齊驅的高度。1994年,春蘭空調一騎絕塵,用年銷超100萬臺、銷售額達53億元、市佔率超40%的史詩級戰績,戰勝外資,穩居中國第一。春蘭空調有多火呢?市場每銷售三臺空調就有一臺產自春蘭。正是春蘭空調大賣,讓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及生意人殺入空調市場繼續國產替代。浙江寧波草根創業者鄭堅江就是茫茫空調創業大軍中的一份子。鄭堅江早年幹過汽車修理工,“天天跟開着汽車的有錢人打交道”讓他也想成爲有錢人,改變窮困的命運。

在財富慾望的誘惑下,鄭堅江拉着兄弟籌集貸款2000元,承包了一家經營困難的零件廠,用7年時間積累了人生第一桶金。1994年,是鄭堅江第二次人生命運的轉折點,他聽說空調利潤高,瞭解到春蘭空調的驚人戰績後,燃起心中熊熊烈火,義無反顧的殺入空調市場。

他還給空調產品取了個好聽的“洋名字”奧克斯(AUX)。沒有過空調行業積累的鄭堅江很快就研發生產出了空調。他覺得,空調錶面高大上,不像風扇接地氣,實際一點不難,不該是隻有富裕家庭才能消費的家電。鄭堅江決定改變“空調是奢侈品的現狀”普惠老百姓。

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營銷策略。高端名字,低售價,重塑空調生態。

2

前面提到,90年代,春蘭空調一家獨大,形成了高品質高定價的市場格局。

該階段主流空調公司走的基本也高品質高定價路線。根據時下最火爆AI大模型DeepSeek分析回顧,當時,春蘭空調普通1匹空調售價約5000-6000元,5匹櫃式空調可達1.5-2萬元。1993-1994年,上海職工月均工資400多元,一臺空調相當於普通工人一年收入,空調確實比肩奢侈品。而市場玩家的用戶畫像偏向高收入高消費羣體,沒人認爲空調能普惠。

鄭堅江的想法很大膽,用他的原話,“當時我的空調剛上市的時候,比進口商品價格要低60%左右,比國內同類產品要低30%,使我只用5年做到國內第四。”奧克斯初入市場,就殺價至少30%,這讓走高品質高定價主流路線的空調玩家瞬間就沒法玩了。高品質高定價背後是高投入高研發,整個空調產業鏈條一下就被打亂了,工廠縮減開支,員工沒飯吃。

老百姓是真高興,普通工人一年收入不吃不喝纔買得起的空調,至少能留下吃飯的生活費了。空調同行則十分“仇視”奧克斯。其實,以商業角度看,鄭堅江玩的是逆向思維,換了一種營銷模式,因爲,如果不這麼幹,奧克斯根本沒機會在主流空調手中搶奪市場份額。

但這也僅是奧克斯的第一步。鄭堅江的目標是,“瓜分頭部市場,行業重新洗牌。”2002年,鄭堅江做了一件令行業“深惡痛絕”且震驚的大事,公佈了聳人聽聞的《空調成本白皮書》,他毫無保留的直接揭露了“空調成本”。《空調成本白皮書》裡,1.5匹空調的成本是1748元。奧克斯90年代末一頓攪局下,空調同類產品的市場均價被幹到了2500-3000元。

即便價格被打到2500-3000元,鄭堅江依然覺得售價太貴,“很多空調同行心太黑”,還是沒有達到普惠老百姓的初衷。當然,那會也有觀點說,“鄭堅江就是惡意擾亂市場,趁機吃掉其它同行。”反正,定位高品質高定價的春蘭空調先崩了。2003年起,春蘭空調市場份額急劇下滑至3%,從40%縮水至3%什麼概念?衰敗速度達到了誇張的地步。有觀點說,春蘭空調陷入絕境是管理層大稿多元化,導致資金鍊脫節。肯定算個因素,卻不是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的是市場需求與產品銷售“倒掛”,如果多元化就能摧毀一個公司,華爲創始人任正非、小米創始人雷軍就不會一個切入自動駕駛,一個造車了。春蘭空調走向崩盤釋放出了廣闊的市場,美的集團、格力、海爾乘勝追擊,紛紛鞏固城池,奧克斯並未撈到大便宜。

3

空調市場的普遍消費需求是什麼?永遠是更實惠的價格,更高的品質。

高品質高定價、低品質低定價,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變成“小衆需求”。奧克斯倒也不算完全沒撈到便宜,它們“5年做到國內第四”,用低價獲得了“空調屠夫”的綽號,取得了一定的“行業地位”。2004年,奧克斯空調銷量突破300萬臺,一度躋身中國前三。可鄭堅江“大嘴巴”得罪了不少同行,空調界一直不太認可奧克斯的行業地位,指責其“擾亂市場”。

批評最狠的當屬競爭對手董明珠。格力“鐵娘子”多次在公開場合直擊奧克斯“惡意競爭”。鄭堅江本着“黑粉也是粉”的原則“安心”發展,鄭堅江家族搞起多元化,進軍電力設備、醫療、房地產,分別在2011年和2015年,通過資本運作手握兩家上市公司,實現人生逆襲。

“安心”純粹靠心態。得罪同行,怎麼可能真安心發展?奧克斯近十年被同行打壓的夠喝好幾壺了,鄭堅江付出了慘痛代價,使奧克斯的市場定位長期琢磨如何避開同行鋒芒、錯位競爭。公司選擇“兩條腿”走路,國內押注下沉市場,國外積極“出海”尋找增量市場。

2015年,奧克斯遭遇至暗時刻,格力把它們告上法庭,“指出奧克斯涉嫌侵犯格力3項實用新型專利。”最終,格力勝訴。2017年,格力又發現奧克斯“侵犯了公司8個類別的空調產品專利”。法院判決奧克斯賠償格力4000萬元,專利索賠金額創出空調行業最高紀錄。

格力贏了,董明珠揚眉吐氣,開啓“網紅人生”。2015年,奧克斯研究“出海”,用廉價空調陸續攻佔了巴西、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美國、越南等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奧克斯征服了美國人,卻被國內同行“打着跑”,城市打到農村。DeepSeek顯示,主打三四線城市、鄉鎮、農村等區域的奧克斯,在下沉市場取得突破,是中國大衆市場第一品牌。

下沉、“出海”做的還行,不代表能擺脫同行圍獵的命運。奧克斯長期面臨着市場規模與國內同行差距較大、邊際擴張持續壓縮市場的尷尬處境。關鍵,頭部同行老早就資本化了,即是空調行業的巨頭,又是股市熱門龍頭,持有流通性更高的融資渠道,奧克斯捉襟見肘。

奧克斯迫切需要IPO翻身。爲何奧克斯遲遲沒IPO?大概率是,未獲得市場公認的估值定價。DeepSeek上未蒐集到奧克斯空開明確獲得VC/PE融資的信息,這無疑是走向IPO的一大阻礙。爲何奧克斯2025年港股IPO呢?跟港股大熱有關係,消費賽道扎堆上市,“阿貓阿狗”湊熱鬧,奧克斯這樣一傢俱備國內外市場規模的空調公司,沒有理由不去港股搏一個未來。遺憾的是,奧克斯1月衝刺IPO失敗了,它們最近捲土重來,二次闖關港交所意圖破局。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分別實現收入195.28億元、248.32億元、297.59億元;對應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爲14.49億元、25.11億元、29.35億元。營收、淨利潤逐年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按2024年銷量計算,奧克斯憑藉全球7.1%市佔率爲“全球第五大空調供應商”。這種統計法側面反映出,“奧克斯不想在國內比,志在全球。”

IPO前,鄭堅江通過Ze Hui、China Prosper及奧克斯控股控制奧克斯約96.36%投票權,爲公司實際控制人,鄭堅江家族掌控絕對話語權。值得一提的是,年初IPO前,奧克斯突擊分紅37.94億元。鄭堅江家族提前套現了一波鉅額財富,若IPO順利,鄭堅江家族將再度暴富。

那麼,你看好奧克斯港股IPO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