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評論:鄉村旅遊,要化流量爲增量

(原標題:東湖評論:鄉村旅遊,要化流量爲增量)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鄉村,承載着人們對田園生活的嚮往,也蘊藏着無盡的發展潛力。如今,鄉村旅遊的蓬勃興起,爲鄉村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引發我們對鄉村產業發展新的思考:如何讓鄉村旅遊的流量,轉化爲鄉村產業發展的“增量”?

在消費不斷升級的當下,人們的旅遊觀念正悄然改變。曾經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已難以滿足需求,小衆目的地打卡、沉浸式體驗、慢節奏出遊成爲新寵。鄉村遊憑藉其獨特的田園風光、質樸的民俗文化,完美契合了這種新的旅遊趨勢,一時間吸引大量遊客紛至沓來。這股熱潮,是鄉村發展的東風,但若想讓這股“流量”真正轉化爲鄉村產業發展的“增量”,還需我們精準發力,優化文旅產品供給,解鎖更多新玩法。

立足鄉村特色,挖掘鄉村的獨特魅力。鄉村的“土”,是鄉土氣息,是區別於城市的獨特標識,是鄉村旅遊的核心吸引力所在。我們要做的,不是簡單地複製城市旅遊模式,而是深入挖掘鄉村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自然風光,將這些“土”元素轉化爲獨一無二的文旅產品。譬如,利用鄉村的傳統手工藝,開發體驗式的手工製作項目;依託鄉村的自然風光,打造戶外探險、生態科普等旅遊線路。讓遊客在鄉村遊中,既能領略自然風光的美好,又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真正實現沉浸式體驗。

注重產業融合,拓展鄉村旅遊的產業鏈。鄉村旅遊不應只是簡單的觀光遊覽,還應與農業、教育、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的產業格局。發展研學旅遊,讓鄉村成爲學生們的第二課堂,在遊玩中學習農業知識、傳統文化;開發康養旅遊,利用鄉村清新的空氣、寧靜的環境,爲都市人提供一個放鬆身心的好去處;推動農產品與旅遊的結合,讓遊客不僅能帶走美好的回憶,還能帶走鄉村的特色農產品,實現從“一日遊”到“深度遊”“消費遊”的轉變。

提升服務品質,優化遊客體驗。良好的服務是留住遊客的關鍵。要加強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住宿、餐飲等配套設施,讓遊客來得方便、住得舒適、吃得放心。同時,還要注重提升旅遊從業人員的素質,加強培訓,提高服務水平,以熱情周到的服務贏得遊客的口碑。

鄉村旅遊的興起,是時代賦予鄉村的機遇。要以敏銳的眼光捕捉這一趨勢,以創新的思維解鎖新玩法,讓鄉村旅遊的流量,轉化爲鄉村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讓鄉村真正成爲人們嚮往的詩與遠方。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易傲翔(宜昌夷陵“10觀點”網評團隊)

責編:丁楚風

【責任編輯:楊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