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充電寶銷售潮背後:消費者囤貨,低價無證反而賣得好?
2025年6月28日,民航局緊急實施新規:境內航班全面禁攜無3C標識、標識模糊或被召回的充電寶。新規直接源於2025年全球發生的15起充電寶航空安全事件(包括釜山航空行李架燒穿、香港航空備降福州等事故),以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抽查揭露的43.6%移動電源不合格率(149批次中65批次不達標)。
民航新規以“零容忍”姿態堵住航空安全漏洞,卻意外觸發消費市場“應激反應”——充電寶銷量激增200%的背後,是低價無證產品的野蠻生長與合規產品的尷尬遇冷,消費者看似囤積“便利”,實則埋下安全隱患。
消費者囤貨,低價無證產品主導市場
上游新聞注意到,充電寶航空新政策發佈後一週內,電商平臺充電寶銷量出現異常波動。據山東省消費者協會2025年7月8日發佈的調研報告,新規實施前兩週(6月中旬至6月底),主流電商平臺充電寶銷量同比激增200%以上,消費者因擔憂“舊充電寶無法登機”而恐慌性囤貨,但熱銷產品中超80%爲單價低於50元的無認證產品。
銷量暴漲背後,是安全標準的全面失守。央視2025年7月調查顯示,電商平臺“618”促銷期間,銷量TOP10充電寶中,7款單價低於50元,且僅1款明確標註有效3C標識。據南方都市報2025年7月披露,電商平臺對第三方商家資質審覈流於形式,30%被抽查店鋪無法提供充電寶進貨憑證,爲無證產品流通提供溫牀。
值得注意的是,無證產品熱銷,合規產品卻沒有趕上“風口”。中國電子商會2025年6月數據顯示,符合新規的100Wh以下帶清晰3C標識產品,因價格較高(100-300元),在新規實施期銷量增長緩慢,銷量增幅不足15%。
這或許源於消費者對於此次充電寶“更新”事件存在認知錯位。山東省消協調研顯示,68%囤貨消費者不知曉3C認證含義,僅19%會通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官網覈查真僞。部分用戶甚至誤認“CE(歐盟認證)等同3C”。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2025年7月重申:電商平臺在售充電寶中,43.6%存在虛標容量、劣質電芯或電路保護缺失,熱失控風險極高。民航專家韓濤指出,此類產品在飛機密閉環境中相當於“飛行炸彈”,一旦起火,客艙材料將在20秒內被引燃。
假3C貼紙黑產鏈:5元“過檢神器”隱秘流通
充電寶能否上飛機?在新規中,是否有有效“3C認證”成爲關鍵“通行證”。由此,也催生假3C貼紙在電商平臺上“異軍突起”。
2025年6月新規實施後,電商平臺涌現大量“3C認證貼紙”商品。記者調查發現,某店鋪以9.9元出售20餘張尺寸爲16*12mm的貼紙,客服明確表示“可貼在移動電源上”以通過安檢。部分商家聲稱可定製任意參數的貼紙(如虛標容量、僞造廠商信息),甚至提供“2萬毫安時可上飛機”專用貼紙,單價25元/5張,量大可優惠。據市場監管總局2025年6月通報,部分商家售賣“3C認證貼紙”(單價1元/張),聲稱“貼上即可過檢”。實際抽查發現,此類產品無真實認證記錄,短路後15秒內溫度飆升至400℃以上。
爲規避電商平臺審查,商家一般通過“拍其他商品備註發貨”或使用“容量標籤”“過關專用”等隱晦關鍵詞逃避平臺篩查。
假3C貼紙成本低廉。據深圳某印刷廠透露,假3C貼紙批量訂單單價低至0.007元/張(100萬張總價700元),而正規3C標誌成本爲0.3元/張。廠家直言“客戶給文件就能印”,無需認證證書。
上海中聯律師事務所指出,僞造3C標誌違反《產品質量法》及《認證認可條例》,涉事方最高可面臨吊銷執照或刑事責任。機場安檢人員也證實,貼紙僞造的標識易脫落,人工檢查可識別,消費者如果購買假3C貼紙試圖矇混過關,有可能面臨安檢糾紛,影響出行。此外,
大型機場日均數萬件安檢量下,不排除存在漏檢風險,如果不合格充電寶被帶上飛機,也會給旅客自己和他人帶來飛行安全風險。
灰色利益鏈:二手平臺論斤賣“機場攔截”充電寶
對於不能攜帶上飛機,被攔截的大量充電寶,上海兩大機場規定,暫存超7天未取視爲“主動丟棄”,直接銷燬。據民航華北管理局透露,僅30%機場(如北京大興)與格林美等專業回收企業合作拆解;其餘機場因成本限制,暫存30天后按普通垃圾處理,期間可能被“黃牛”轉賣。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閒魚、轉轉等二手電商平臺上,也涌現大量標註“機場攔截貨”“高鐵釦押”的充電寶,售價低至7-14元/斤(每斤約含2-4個),單個充電寶最低僅3元。賣家聲稱“支持噸級批發”。部分商家採用“盲盒”形式隨機發貨,19.9元可購2-3個,宣稱“包能用,但不保證能上飛機”。
記者在某二手電商平臺看到,上海閔行區某賣家商品頁面顯示,單款充電寶吸引5123人點擊“想要”,瀏覽量超8.6萬次,263條評價中7條差評直指“容量虛標”和“電池鼓包”。
業內人士揭露,大量商家借“機場攔截”噱頭清理假冒僞劣庫存。部分充電寶實爲共享充電寶盜竊贓物或殘次品翻新,通過暴力拆解機櫃獲取,再以“未解”狀態6元/個回收解鎖。
儘管閒魚屏蔽“機場充電寶”關鍵詞,賣家改用“滯留充電寶”“安檢扣留品”等描述躲避審查,平臺審覈依賴系統自動識別,人工干預滯後。平臺客服迴應稱“商品由系統自動審覈”,對賣家資質及貨源真實性未作實質覈查。
廣東省質檢院抽檢顯示,二手充電寶普遍虛標容量(如標稱2萬毫安時實際不足5000毫安時),使用回收電芯的產品過充起火率達17%(國標要求≤0.1%)。市場監管總局測試發現,劣質電芯短路後15秒內溫度飆升至400℃,遠超客艙材料燃點,民航專家警告此類產品等同於“飛行炸彈”。
截至發稿,記者從閒魚瞭解到,平臺計劃7月中旬上線“3C認證專區”,僅允許認證賣家銷售充電寶;阿里巴巴已下架142件違規商品並封禁21個賬號。
上游新聞記者 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