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場“部長通道”詳解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3月11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三場“部長通道”集中採訪活動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自然資源部部長關志鷗、文化和旅遊部(以下簡稱“文旅部”)部長孫業禮、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分別迴應社會關注熱點,詳解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兩位部長提及助力提振消費、發展冰雪經濟。孫業禮表示,去年整個文旅業人財兩旺,既旺丁又旺財,既增收又增利。從數據上來看,文化方面,規模以上的文化及相關的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萬億元,同比增長大概6%。在文旅部門審批備案的經營主體有31萬家,同比增長大概4.7%,基本盤非常穩固,發展勢頭強勁。旅遊方面,去年,國內旅遊規模達到了56億人次,同比增長接近15%,國內旅遊花費570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7%。入境旅遊也有不錯的形勢,去年入境旅遊大概1.32億人次,入境遊客在我國花費接近1000億美元。

孫業禮認爲,文化和旅遊消費在擴大消費方面確實大有可爲。對於如何把文化和旅遊產業培育成爲支柱產業,他表示,首先,要加強規劃引領,推動把文化和旅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跟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相銜接,從而從戰略佈局上爲文化和旅遊發展留出空間,在宏觀政策上予以支持。其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文旅部要從金融、財稅各個方面爭取更多的支持,加快把這些短板和弱項補齊。再次,加快培育新的業態。最後,要優化營商環境,規範市場秩序。

談及釋放體育消費的潛力,高志丹表示,要在體育產業上闖出新路子,重點聚焦賽事經濟、戶外經濟、冰雪經濟,全面對接擴大內需、區域發展、科技創新和綠色轉型,更好發揮體育在優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擴大對外開放等方面的獨特作用,釋放體育消費的潛力,推動“體育+”融合發展模式擴圍增量,讓體育成爲更多地方發展的“金名片”和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的“新引擎”,更好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火爆的冰雪運動帶來了健身熱、羣衆樂、旅遊火、消費增。”高志丹以冰雪經濟舉例,下一步,國家體育總局要繼續貫徹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持續拓展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良好態勢,穩住冰雪經濟總規模萬億元的基本盤,力爭到2030年達到1.5萬億元的目標。

談及如何推進冰雪經濟發展,高志丹指出,在政策體系上,進一步加大冰雪器械製造、冰雪旅遊、金融支持等政策的出臺,加大資金和政策的投入,支持國產冰雪器材設備企業發展,不斷優化冰雪經濟發展環境,釋放政策活力,促進和擴大冰雪消費。在產品供給上,鼓勵各地繼續承辦高水平冰雪賽事,繼續辦好“跟着賽事去旅行”“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等活動,打造冰雪運動主題的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在發展基礎上,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加大冰雪人才培養,吸引大衆持續參與冰雪運動,加快冰雪領域相關標準研製,不斷提升冰雪場地設施和服務的水平,完善冰雪運動和冰雪經濟相關數據的統計和監測工作,持續推動冰雪運動的高質量發展。

此外,耕地保護和“三北”工程建設也是社會關注的焦點。關志鷗介紹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和中央一號文件對耕地保護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自然資源部要認真抓好落實,特別是要全面提升數量、質量、生態相結合的耕地保護效能。重點要做好三件事:第一,要穩數量、強監管。第二,要提質量、優佈局。第三,要優生態、惠民生。

對於“三北”工程建設,關志鷗表示,新時代的“三北”工程,更加註重治理機制、治理模式的創新,更加註重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的統一。在新徵程上,自然資源部力求做到種一棵、活一棵,治一片、成一片,確保三大標誌性戰役如期取得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