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量”到“質”升級轉型,協合新能源(00182)打造高質量發展路徑

電價持續下滑、棄電率攀升、區域限電形勢趨於嚴峻……面臨多重考驗,國內新能源電力行業正呈現出一幅“冰火兩重天”的圖景。

2025年上半年數據顯示,一方面風光裝機持續“高歌猛進”,1-6月全國風電新增裝機同比大增98.9%至51.39GW,太陽能新增裝機增長107.1%至212.21GW,延續高速增長態勢;另一方面,搶裝潮退坡,6月風光新增裝機量出現斷崖式下跌,6月風電、太陽能新增裝機同比分別下滑15.9%和38.4%,環比分別下滑80.6%和84.5%,這也是今年光伏新增裝機首現單月同比下滑,爲行業帶來了明顯的“寒意”。

行業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部分相關上市企業交出的答卷也有所承壓。據近期半年報公佈,華能國際電力股份(00902)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減少5.7%,協合新能源(00182)上半年營收出現小幅下滑,持續經營收入爲14億元,較去年同期降低6.6%,股東應占溢利則錄得2.82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在行業下行週期中公司基本面仍不乏亮點,總權益容量增至4778MW,其中風電廠權益裝機容量增長10.9%至3844MW,風電權益發電量達到4155GWh;融資成本顯著優化,綜合融資成本下降35個基點;同時綠電綠證交易等業務表現亮眼,綠電國際化戰略實現關鍵突破。

當前,新能源電力行業正處於產能出清的調整階段,隨着落後產能加速淘汰,下半年行業利潤有望迎來修復。對於如協合新能源等行業龍頭,行業洗牌的過程同樣是公司提升市場份額及業績表現的良好契機,“重質量輕規模”的資產策略也將有效規避行業波動風險,持續擴大競爭優勢。

聚焦全球優質資產 降本增效成果顯著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國內行業背景下,協合新能源展現出較強的戰略定力,貫徹“高度重視質量,不盲目追求規模”的項目開發策略,更加聚焦於投資效率高、收益確定性強的優質開發項目。

在審慎對待開發項目的同時,公司亦將目光投向了前景更爲廣闊的全球市場。通過在全球範圍內精準佈局收益確定性強的優質資產,實現資產類型的多元化、地區的多元化,提升公司經營的穩健性。報告期內公司風電、光伏項目儲備穩步提升,上半年在中國境內新獲取風電和太陽能投資項目(年度建設指標)600MW,在中國以外區域獲取152.5MW光伏項目和300MW儲能項目;新增投產項目權益容量190MW,其中風電140MW,光伏50MW。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截至2025年6月30日,協合新能源共持有併網發電的風電及光伏電廠權益裝機容量4778MW,相比2024年同期的4050 MW增長18%;其中,風電廠權益裝機容量3844 MW,同比增長10.9%,光伏電廠權益裝機容量934 MW,同比增長60%,在鞏固領先市場地位的同時,風電佔比超80%的資產結構亦有效提升了公司整體抗風險能力。

報告期內,公司組織結構有所優化,融資成本大幅降低,降本增效成效顯著。由於業務調整及組織架構優化,公司主要人效指標變化趨勢向好,集團人均營收同比上升10.4%。由於公司基於新建項目的資金需求及存量項目的再融資計劃,評估並優選出兼具成本效益與業務匹配度的融資方案,新增提款的平均融資成本降至3.15%,綜合融資成本則下降了35個基點至3.63%,均處於較低水平。

多項成本費用的下降將反映到未來業績中,持續改善業績表現。此外,據公告披露,協合新能源於今年2月啓動在新加坡二次上市,將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並提升公司的國際影響力。

全國電力需求持續高增 綠電綠證交易成業績新看點

近期,《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優化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關於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等政策密集出臺,提出到2027年將年均新增2億千瓦新能源裝機的目標,實施放寬限價範圍、優化報價規則、建立差價結算機制等創新市場機制。

惠譽報告指出,儘管棄風棄光率將隨着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高增而繼續攀升,但長期來看上升幅度仍然可控,且新建的特高壓線路、電力儲能和電網升級應能逐步提升中國對於更多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消納能力。

展望未來,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疊加特高壓建設提速的形勢下電力需求持續攀升,將爲行業中長期發展提供確定性支撐。

隨着新型電力系統改造、電價市場化改革等加速推進,綠電綠證交易正成爲協合新能源新的業績亮點。

通過構建中長期交易模型、現貨報價模型等數字化工具,協合新能源顯著提升了電力交易決策的精準度;憑藉行業領先的交易團隊及品牌、對綠證政策及市場供需的深入研判,公司制定了高效的銷售策略,綠證業務盈利能力貢獻突出。財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綠電結算4.24億kWh,較上年同期增長26%,較市場可比均價實現增收548萬元;綠證銷售單證均價爲北交所披露均價的2.07倍。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今年6月,公司與現代建設集團(Hyundai E&C)簽署韓國介水裡21兆瓦光伏項目30年電力購買協議(PPA),此次合作是協合首個全球RE100認證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該協議確保了購電方電力必須爲100%可再生能源,並通過長約鎖定電費現金流,有效對衝長期電價波動風險。協議的穩定性和溢價能力方面遠高於普通綠電交易,且由於韓國光伏電價遠高於中國,項目預期收益率預計將顯著高於國內同類項目。

綜合來看,儘管公司受行業宏觀環境影響面臨短期業績壓力,但核心業務保持穩定運營,展現出較強的經營韌性;綠電綠證等業務增長顯著,亦爲公司帶來了後續盈利改善的預期。隨着行業環境逐步改善,協合新能源的未來成長潛力值得期待。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