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話山東”濟南、淄博行:解碼魯企外貿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7月3日至4日,“雲話山東”系列外宣活動第六期“服務企業走出去 推動外貿上臺階”專題活動在濟南、淄博開展。由中央駐魯媒體及省、市級媒體記者組成的採訪團實地走訪兩地六家企業,探索山東企業外貿轉型升級新密碼。

採訪團先後實地調研濟南鴻天服裝、濟鋼集團、濟南森峰科技、淄博領尚琉璃文創園、淄博漢青國瓷、淄博大染坊絲綢六家企業,詳細瞭解企業在轉型升級、產品研發、外貿拓展等方面的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和未來規劃。

智能驅動 引領製造升級邁向全球

“我們以智能製造爲引領,在全球佈局生產基地,自研ERP、MES系統,引進3D CLO技術,將傳統流程升級爲智能化管理,以科技創新驅動行業變革。”山東鴻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行政總監於津介紹,該企業開發的雲集成平臺已實現從布料採購到成衣出廠的全流程溯源,成爲企業出海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一環。

作爲激光全產業鏈發展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濟南森峰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掌握多項核心技術,集切割、折彎、焊接、熔覆、自動化、新能源、數控機牀於一體。該公司在2007年便正式佈局全球市場,憑藉全產業鏈差異化佈局、優質完善售後服務和強大產品交付能力打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國內國際營銷中心總監王超表示:“全球製造業升級和激光技術更新迭代爲我們帶來了更廣闊的空間,未來我們會積極開拓激光焊接設備、激光熔覆設備以及智能製造生產線等其他產品的下游應用場景和細分市場。”

文化賦能 助推傳統產業走出國門

“我們是貼花標準起草單位,相比傳統的陶瓷上色,貼花工藝更耐高溫、做到不褪色不掉色。”淄博漢青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少晨介紹一套被命名爲“梅子青”的餐具時這樣說。碧玉青竹、梅蘭竹菊、國色天香……這個成立於2007年,集骨瓷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營銷爲一體的企業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生活相融合,堅持自主研發和不斷創新,目前正積極擁抱國際市場。

同樣以文化賦能打開國際市場的還有淄博市淄川振華玻璃製品有限公司,這個始建於1988年的企業,正將“文化賦能與民族特色”作爲出口國際市場的重要經驗。公司副總經理伊海富介紹說:“我們正以‘文化融合’破局,如爲意大利客戶打造的抽象派琉璃擺件深受當地國家民衆喜愛;爲沙特客戶設計的民族風格茶具、掛件成爲上流社會的暢銷品。未來我們將深化與歐美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技術、設計領域的合作,讓中國琉璃藝術成爲連接世界的文化紐帶。”

談及企業出海的競爭力,淄博大染坊絲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新昌表示:“品牌的發展要有自己的特色,沒有文化的品牌難以長久。我們結合齊魯文化、古商城文化、陶瓷文化等,深入挖掘中國絲綢傳統文化,運用織、染、印、繡等新型技術,實現了產品由工藝品向藝術品的轉變,在國內市場上獨樹一幟,讓品牌出海更具文化影響力和持久力。”

轉型升級 激活傳統產業製造新動能

2022年以來連續3年成功躋身中國企業500強,2024年完成國際業務總額267億元……濟鋼始建於1958年,是國家第一批地方骨幹鋼鐵企業。2017年,爲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國家去產能政策,濟鋼集團安全關停全部鋼鐵產能,開啓轉型升級發展道路,形成以 “產城融合、跨界融合” 爲主線,以空天信息、高端裝備及新材料製造、產業服務爲主的三大產業體系。

轉型升級以來,大宗商品的進出口貿易成爲濟鋼集團的重要業務之一。“我們搶抓二手車出口的市場機遇,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了業務資質辦理和業務落地創效,歷經一年的市場深耕,已拓展尼日利亞、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等多個非洲國家出口市場,2025年前6個月出口二手車600餘輛,較 2024年全年出口量實現翻番。”濟鋼供應鏈公司黨委書記、董事、總經理鄭佳表示。除了增設迪拜、俄羅斯等6個海外辦事處,濟鋼也在不斷創新營銷模式和合作模式。“我們採用戰略合作與自主運營結合模式,斬獲塞爾維亞結構項目訂單1518噸,目前濟鋼方矩管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俄羅斯、韓國、法國、澳大利亞、土耳其等20多個國家。”濟鋼型材公司黨總支書記、執行董事、副經理(主持工作)常大勇說。

“雲話山東”是山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聯合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委網信辦、山東省商務廳、山東省僑聯等組織開展的一項機制化、品牌化外宣活動,旨在深入山東省重點外貿企業,通過“案例挖掘+政策宣講+國際傳播”三位一體模式,展示山東外貿新成就,助力全省外貿企業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

(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 趙瑞雪|鄭歷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