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安診斷:採用協商及訴訟等手段減少壞賬 未來三年加碼AI佈局|直擊業績會
財聯社5月13日訊(記者 鄭炳巽)第三方醫學檢測龍頭迪安診斷(300244.SZ)因出現鉅額淨虧損而遭遇資本市場的壓力,在今天召開的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迪安診斷如何應對高額應收賬款的風險成爲投資者最關心問題之一。同時,迪安診斷在AI領域的新規劃也備受外界關注。
由於迪安診斷放棄了虧損或回款週期較長業務、對低效區域業務或項目關停並轉,加上計提了較高額度的壞賬準備等因素影響,其於2024年取得了近年來最不樂觀業績表現,營收121.96億元,同比下降9.04%,歸母淨利潤爲虧損3.57億元,同比轉虧。這一情況延續至2025年,一季度營收23.65億元,同比下降20.45%,歸母淨利潤爲虧損2100.56萬元,同比轉虧。
迪安診斷董事長、總經理陳海斌在業績會上透露,放棄的低效業務,主要涉及已設立超過5年,但仍無法盈利的實驗室,或因集採等因素,預測在合作期仍無法實現盈力的業務等。財聯社記者以投資者身份提問此類業務是否已經出清時,對方未作回覆。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受到行業競爭加劇及產品價格下降等影響,迪安診斷在2024年一口氣對相關子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準備達3.78億元。與此同時,截至2024年年底,迪安診斷應收賬款共計72.59億元,佔資產比重45.98%,到了2025年3月底,應收賬款上升至72.71億元,資產佔比爲47.80%。2024年,迪安診斷計提壞賬準備的金額共計4.87億元。
因此,有投資者於業績會上詢問,高額的應收賬款是否有爆雷風險。
迪安診斷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趙德康表示,公司應收賬款的客戶主要爲公立醫院及各級政府單位,最終無法回收的可能性很小,應收賬款整體風險可控。他還透露,迪安診斷目前檢測業務的回款週期在4-6個月,渠道業務回款週期9-12個月。預計在本年度內,大額信用減值的影響出清。
針對接下來如何收回應收賬款一事,趙德康透露,迪安診斷在內部已針對應收賬款的催收建立了制度和流程,定期對回款完成情況進行獎罰考覈,針對欠款方,迪安診斷除了採取協商、溝通等手段之外,還採取法律訴訟等措施追回欠款。
趙德康透露,迪安診斷近年來之所以計提損失較大,在於隨着近幾年應收賬款的餘額變大、賬齡延長,計提減值損失較大,而每年實際覈銷的壞賬小於計提的損失。而且,迪安診斷也存在着已覈銷的應收賬款後期收回的情況,按收回金額衝減減值損失。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迪安診斷在AI領域的最新佈局是投資者在業績會上重點關注的另一個問題。
迪安診斷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陶鈞透露,公司在2025年初重新刷新了三年AI規劃,明確成爲AI和大數據驅動的診斷行業領導者,面向三級醫院、緊密型醫共體、醫院健管及臨牀科室等不同的客戶羣體,開發提供模塊化的數智化解決方案和服務。
陳海斌進一步指出,迪安診斷非常看好AI智能相關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公司自主研發迪安多模態生物數據基礎模型,打造了AI+IVD組合產品,爲專病診斷提供輔助,推動自身在AI醫療領域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