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半年報出爐 加碼AI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經濟參考報)
8月14日,隨着中國電信發佈2025年中期業績,三大運營商2025半年報悉數出爐。報告期內,三大運營商基礎業務穩健增長,戰略新興業務快速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AI)相關領域成爲發展部署重點。三大運營商表示,下一步將加大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投入力度。
2025年上半年,三大運營商的新興業務均保持較快增長。
中國電信數據顯示,上半年天翼雲收入達573億元;智能收入達63億元,同比增長8.4%;衛星收入同比增長20.5%,量子收入同比增長171.1%。
中國移動則加速“由雲向智”升級,報告期內,移動雲收入達到561億元,同比增長11.3%。5G垂直行業應用保持領先,5G專網收入快速增長,達到61億元,同比增長57.8%。
中國聯通同樣交出了一份穩健的半年報,上半年算網數智業務收入達到454億元,佔主營收入比上升至26%;聯通雲收入達到376億元,同比增長4.6%。
隨着“人工智能+”行動深入推進,三大運營商加快了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升級,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業落地。
“當前,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爲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企業發展進入關鍵期。”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表示,中國電信全面實施“雲改數轉智惠”戰略,強化創新引領的基礎業務和產數業務雙輪驅動融合發展;深入推進“人工智能+”行動,讓智能紅利更好惠及千行百業和千家萬戶。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在業績說明會上介紹說,目前中國移動來自AI的相關收入已達到幾十億元的量級。“公司在AI方面的收入主要來自AI算力的提供、人工智能大模型服務、數據加工和數據標註及各類AI應用四個方向,未來,會積極拓寬AI的應用場景。”
中國聯通董事長陳忠嶽表示,伴隨着公司向新升級,網絡正在從通信網、互聯網向數據網、算力網、智能網演進,也就是從“通信管道”向“AI生態”演進。“隨着算力、數據、智能的融合創新和規模應用,這些成果必然會爲公司帶來更大的新價值。”他說。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電信在京津冀、長三角的萬卡集羣基礎上,積極引入新技術,在粵港澳大灣區樞紐節點建設了超節點形態集羣,自有智能算力達到43EFLOPS,自有及接入算力達到77EFLOPS。中國移動持續加速前沿佈局,推出了VLA具身智能大模型,完成了萬億參數級大模型先導試驗,“九天”通專大模型矩陣進行了全新升級,佈局超50款行業大模型。中國聯通的人工智能規模化商業化應用成效初顯,已構建30多個可信數據空間,打造了上百個AI智能體。
近年來,三大運營商的資本開支整體穩中有降。上半年,中國移動完成資本開支584億元,而今年全年的資本開支計劃爲1512億元;中國聯通資本開支202億元,同比下降1.5%;中國電信報告期內資本開支爲人民幣342億元,預計全年資本開支不超過836億元。
儘管資本開支進一步降低,但三大運營商在AI等領域的投資有望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
陳忠嶽表示,2025年是人工智能應用規模落地產生實效的重要節點,將推進不同技術領域、生產要素、行業門類、應用場景的融合創新,共創AI基建、AI科技、AI產業的融合新生態,加大AI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投入力度,預計全年資本開支在550億元左右。
談到下半年資本開支的計劃時,中國移動總經理何飈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今年公司資本開支的重點依然是圍繞算力領域展開,而算力的核心是人工智能。下半年的相關投資力度將快於上半年,以強化中國移動以AI爲核心的公司戰略,爲AI形成新的增長動能、打造公司新的增長曲線保駕護航。
東方財富證券研究認爲,當前電信運營商面臨傳統通信需求漸趨飽和、新型信息服務尚在培育期、市場競爭加劇、規模邊際增長難度提高等挑戰,但隨着宏觀經濟回升向好、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持續帶來機遇,相關企業有望憑藉良好發展基礎,實現全年收入穩健增長、利潤良好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