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出現在中國、出現在杭州,太正常了”
2月17日,觀察者網舉辦的科創類談話節目《心智對話》在上海舉行,本期對話以“從人口紅利到技術紅利——企業數字化創新的短板與問題”爲主題展開。
對話中,上海優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前寶鋼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郭朝暉提到,DeepSeek出現在中國、出現在杭州其實是一件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郭朝暉想起當年在浙大的學習生活,就感覺浙大、杭州的做事風格和其他地方有區別:就像民企一樣,雖然有點“土氣”,但乾的事情非常務實。
郭朝暉說,當時幾乎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項目。有同學在浙大自動化繫上課,到了二年級他就要跟着師兄去做現場的項目,給老闆掙錢去了。他回到老家之後,遇到當時跟浙大差不多的985大學計算機系的學生,就問說:“能不能借我一本Windows編程的書,我們師兄要用,我們要編這個程序了。”結果計算機系的同學問他:“什麼叫Windows?”
當時郭朝暉的一個親戚正好在大學裡面教計算機,就問他教些什麼東西?那位親戚回答說:“我們教的東西仍然是傳統的那些。”因此郭朝暉感覺,浙大相當多的學生們都是從幹活的過程當中給訓練出來的。很多不知名的東西,也都是給企業這麼訓練出來的。
郭朝暉還回憶說,當年在隔壁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只有兩間房。結果系主任吳老師說:“你把這房子讓給他,他人不夠(坐)。”郭朝暉爲之搬走騰地的這家小公司,就是現在大名鼎鼎的浙大中控。郭朝暉覺得浙大的許多發展都是這樣,一開始名不見經傳,但是幹實際事情。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