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次運動有助減緩癌細胞生長 新研究揭最有效抗癌運動
最新研究指出,單次運動後,血液中的肌肉因子濃度升高,這些物質與抑制乳癌細胞生長密切相關,其中以高強度間歇運動效果最爲顯著。路透
華盛頓郵報報導,運動不僅能增進健康,甚至可能直接透過細胞機制打擊癌症。最新研究指出,單次運動後,血液中的肌肉因子濃度升高,這些物質與抑制乳癌細胞生長密切相關,其中以高強度間歇運動效果最爲顯著。
這項由澳洲伊迪斯科文大學(Edith Cowan University)運動醫學研究所進行的研究,找來32名乳癌康復女性參與。她們被分成兩組,一組進行一次高強度間歇訓練,可選跑步機、腳踏車機或划船機等;另一組進行重量訓練,運動時長均約爲45分鐘。
運動後,受試者血液樣本被加進實驗室培養的乳癌細胞中,結果顯示,癌細胞增長顯著減緩,部分甚至死亡。而在運動前抽取的血液則未出現任何抗癌效果。
研究作者紐頓(Robert Newton)表示:「研究結果說明,運動可以直接影響癌症生物學,藉由強大的分子訊號抑制腫瘤生長。」
其他癌症也觀察到類似作用。2024年6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一項研究指出,結腸癌康復者若接受監督下的快走與高強度運動,3年後複發率比未運動者低37%,效果甚至優於多數預防藥物。
不只如此,伊迪斯科文大學研究更指出,某些運動型態可能在對抗癌症更有效,而且即使是單一次運動,依然有強大效果。
研究中,高強度間歇運動的抑制效果優於重量訓練。檢測發現,間歇運動能顯著提升血液中的介白素-6(IL-6)等肌肉因子(myokines)濃度,而這些物質與抑制腫瘤增長密切相關。雖然重量訓練效果相對較弱,但研究人員指出,增加肌肉量同樣能提升肌肉因子,因此仍具正面價值。
至於輕度運動,例如散步或緩和活動,專家認爲可能刺激不足,難以釋放足量抗癌物質,效果有限。
專家總結,運動對癌症倖存者而言不僅僅是提升體能與生活品質,它更可能啓動生物反應,釋放來自肌肉的「抗癌訊號」。研究團隊呼籲,癌症患者在醫師評估後,可考慮將高強度間歇運動納入日常,以降低復發風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