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風雲|潤地管理:政府代建異軍
編者按:2024年以來,房地產代建行業在政策調整與市場分化中加速重構,頭部企業構築壁壘、鞏固優勢,新入局企業亦聚焦政府代建與存量紓困等新戰場。
與此同時,利潤空間收窄倒逼企業戰略轉型,更多探索保障房、城市更新、產業等領域的可持續路徑,逐漸從規模擴張轉向效率與資源整合。
展望2025年,行業洗牌或將更加深入,觀點新媒體就此推出最新策劃性選題“代建風雲”,通過觀察標杆企業如何破局,爲未來發展錨定座標。
觀點網 2024年中國房地產代建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蛋糕越來越大,要分食的人卻也變多了。
公開資料顯示,年內代建企業代建項目新簽約規劃建築面積約爲1.65億平方米,行業規模保持高位。在此背後,是前所未有的超百家房企入行的擁擠局面。
“地產冷、代建熱”,傳統強勢的住宅開發業務式微,目前幾乎所有有能力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均已涉足代建,並將其視爲高成長性業務板塊。
雖然頭部公司能憑藉品牌和經驗保持優勢,據悉TOP5企業2024年市場份額維持在50%以上。但新進入者和中間規模企業攻勢甚猛。
競爭白熱化之下,如何建立或保住優勢,深挖差異化能力,從而獲取更多訂單,是必須要研究的課題。
其中,潤地管理無疑是值得關注的對象。作爲華潤置地的代建業務平臺,潤地管理近年來發展迅猛,已成爲華潤置地多元化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究其原因,在於它獲得了華潤置地整個業務鏈條賦能,所打造的“代建代運營+片區統籌開發”獨特商業模式,令潤地管理在政府代建領域表現尤爲突出。
從深圳出發
華潤置地代建業務發端於2008年。當年,深圳市政府開創全國的先河,在市級投資項目中引入市場化代建制度。華潤置地成爲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獲南山區政府委託建設深圳灣體育中心。
隨後華潤置地用10年時間,以深圳灣體育中心爲起點,陸續推進當時廣東省內面積最大的城中村——面積約283萬平方米的大沖舊改片區實現戰略更新,成爲集產業、商業、教育、居住等功能爲一體的產城融合示範標杆“華潤城”。“春繭”體育館、“春筍”大廈、深圳灣萬象城、深圳人才公園均落地於此處。
以“華潤城”爲案例,華潤置地探索出片區統籌規劃、開發、建設、運營的南山模式範例,並將這一成功經驗推向西安、成都、上海、武漢,西安,粵港澳大灣區等地。
2017年,潤地管理走出深圳,代建西安奧體中心、國際會議中心和國際會展中心。兩年後,潤地管理中標成都大運會主會場“一場三館”項目。
如今,潤地管理已構建出以政府類訂單爲主的“6+2”全業態賽道。
來自華潤置地黨委委員、副總裁燕現軍在2024年4月一場演講中分享,6條賽道包括:大場館,即文娛體育場館建設運營。大場館賽道是潤地管理的“撒手鐗”,據悉已形成了國家級、城市級、區級三級場館代建細分標準;醫院,潤地管理已經累計代建了30多個醫院,總建築面積300多萬平方米,如深圳第二人民醫院龍華醫院;
保障房,潤地管理累計在深圳、西安、溫州、瀋陽、廣州等地開展保障房代建,例如廣州白雲機場三期安置房項目;學校,潤地管理在2013年就開始代建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後又陸續代建了華潤大學、清華伯克利深圳國際學校、寧波東方理工大學等高校;
市政公園,潤地管理爲政府提供河岸線、市政公園高品質的代建,累計代建市政河道及公園69個,代建河道總長度超過230km,景觀面積6077萬平方米。如三亞海棠河、深圳人才公園,深圳市茅洲河和大沙河省級水利風景區,西安市“三河一山,碧水興城,全局治水”工程重要組成部分的西安灞河幸福岸線改造工程等;
產業園區,潤地管理爲新型現代化工業園區、科技園區提供建設運營,如華潤博雅生物製藥血液製品智能工廠(一期)。
這6條賽道面向政府和產業企業,另外2條賽道面向華潤置地開發主業,即商辦代建和住宅代建代銷業務。
在這“6+2”賽道之下,潤地管理目前形成代建成渝地區:四川、重慶、湖北;代建華南區域:廣東、福建、海南、廣西;代建華北區域:北京、天津、遼寧、河北、山東;代建華東區域:浙江、江蘇、上海、安徽;代建西安區域:陝西、河南、湖南;代建產業園6大區域劃分。
隨着業務規模逐步提升,華潤置地於2020年首次披露代建代運營情況,當時華潤置地接管項目140個;2021年華潤置地單代建部分在管項目數量198個,建築面積4000萬平方米;
2022年華潤置地首次披露代建部分營收數據,錄得6.72億元,在管項目數量261個,建築面積約5244萬平米;
2023年,華潤置地代建業務實現營業額11.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9.8%。年內新獲取項目80個,新簽約建築面積1020萬平方米,基本全部爲政府代建項目。期末在管項目338個,在管建築面積6393萬平米。
代建業務快速增長,助推華潤置地生態圈要素型業務(含代建代運營)營收同比增長11.6%,核心淨利潤同比大增92.5%;
2024年最新披露,潤地管理年內新拓項目建面約1146萬平方米,新增政府代建面積約1016萬平方米。累計在管面積達到7607萬平方米。
深度綁定政府需求
與其他商業代建爲主、政府代建爲輔的代建企業不同。
潤地管理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政府公建領域的深耕、央企資源整合優勢,其特色在於代建代運營+片區統籌開發”的複合模式及高效執行力。
潤地管理因此能與政府需求深度綁定。穩居政府代建細分領域龍頭,尤其在文體場館等大型公建項目上具有相當的不可替代性。
華潤置地在制訂“十四五”規劃時,提出了以“城市投資開發運營商”的戰略定位,強調致力於成爲政府城市發展和規劃的智囊,城市建設的幫手,城市管理運營的抓手,城市功能實現環境改善的助手,成爲值得政府、市場信賴和依託的重要專業力量,助力美好城市建設。
以此爲指引,構建開發銷售型業務、經營性不動產業務、輕資產管理業務三大主營業務與生態圈要素型業務有機聯動的“3+1”一體化業務組合模式,代建業務是其重要落點之一。
目前,隨着“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設施)的持續推進,將釋放更多政府代建需求,代建行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但華潤置地憑藉央企背景和綜合服務能力,在政府代建領域佔據領先地位。政策響應能力快,執行力強,也是它的優勢。
而且潤地管理以文體場館作爲特色賽道,形成了差異化壁壘。特別是代運營業務在體育場館代建代運營和重大賽會保障領域,構建了獨特的“規劃-建設-保賽-運營”一體化能力。
以大型場館的建設與運營爲切入點,潤地管理也形成了片區統籌開發模式,在進行業務拓展時,結合片區開發將政府代建與華潤置地地產開發、輕資產運營資源及能力打通,形成多元業務協同。
例如,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所使用的一場三館,就是由潤地管理所代建代運營的。而上述“一場三館”亦是華潤置地東安湖片區整體開發的一部分。
除了完成東安湖“一場三館”(大運會主場館)的建設外,潤地管理還配合華潤置地資源,同步規劃5000畝東安湖溼地公園及相應配套住宅以及商業,並圍繞場館佈局科創、文旅產業,推動片區從荒灘升級爲“公園城市樣板”。
特別是在原軍工企業420廠舊址上分階段開發了集住宅、商業、寫字樓於一體的超級大城,引入萬象城項目。在體育場館後續運營中,潤地管理也在賽後憑“一場三館”持續舉辦演唱會、體育賽事,並引入科幻大會主場館管理服務,形成持續盈利模式。
其他的片區統籌開發例子還包括深圳後海中心區、深圳光明潤宏城、西安奧體中心片區、北京西紅門片區、龍港市濱江核心區綜合開發項目等。
在龍港市濱江核心區綜合開發項目中,華潤置地就從城市形象升維、教育資源完善、文體場景更新、商業活力升級、城市空間革新5個方面,對項目所在城市區域進行整體提升。
潤地管理在其中更新安置住宅共3164戶;參與華東師範大學附屬龍港高級中學、龍港市新城中學、外國語中學、小學四所學校建設,共計180個班、7620個學位;代建龍港市體育中心;代建龍港市商業綜合體項目等。
“政府需求響應+城市能級重塑”,形成難以複製的政企合作深度,隨着國家新型城鎮化與城市更新政策的推進,其代建業務有望進一步增長,潤地管理有望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