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湘潭發電公司:集控室裡的“清涼守護戰”

在大唐湘潭發電公司集控室內,氣氛比窗外烈日更顯“熾熱”。巨大屏幕上,機組實時參數如生命脈搏般強勁跳動,運行人員目光如炬,緊盯着每一條曲線的細微起伏,一場無聲的迎峰度夏保電攻堅戰正在上演。

“參數異常!3號爐屏過壁溫度有上升趨勢!”下午兩點,正是用電負荷尖峰衝擊的時刻,年輕巡檢陳佳宇急促的聲音,瞬間劃破了集控室內鍵盤敲擊聲和報警提示音交織的“背景樂”。他緊盯着屏幕上開始偏離的曲線,迅速調出關聯測點的歷史趨勢圖比對分析。

經驗豐富的值班長戴賢達聞聲趨近,“高負荷疊加極端高溫,壁溫超限風險劇增!快,檢查給水流量和燃燒!”他的指令沉穩有力。集控室瞬間進入更高速、更精準的運轉模式,“小周,加大總風量,注意燃燼風開度!小陳,緊盯給水流量,確保減溫水調節閥動作正常!”戴賢達一邊下達清晰指令,一邊快速掠過磨煤機出力、風煙系統狀態等關聯參數。他深知,在如此極端工況下,任何微小波動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空調全速運轉,但密集電子設備的散熱和高度緊繃的神經,依然讓運行人員額頭滲出汗珠,後背的工作服悄然浸溼。但無人顧暇擦拭,指尖在鍵盤飛舞,口中複誦指令,確保每步調整都精準無誤、協作無縫。“在崗一分鐘,安全六十秒”的標語,此刻成立每個人心頭的行動準則。

“壁溫回落至570℃,穩定可控!”幾分鐘後,陳佳宇的報告如清泉般注入沉悶的空氣。屏幕上,異常曲線被“馴服”回到安全區間。戴賢達緊繃的肩膀微鬆,眼神卻依舊銳利:“持續監視!這次數據波動和調整過程,下班前我們好好覆盤,找出更優預判點和操作組合。” 這覆盤的習慣,讓他們從“事後補救”轉向“事前預防”和“事中優化”,不斷提升應對複雜工況的能力。

短暫危機解除,戴賢達拍着陳佳宇的肩膀讚許道:“小陳,剛纔反應很快,指令執行到位,臨場不亂,有進步!”陳佳宇的眼神因這肯定而更加明亮,“謝謝班長!就是預判上還是慢了點,要是能再早十幾秒介入微調……”。

“已經很好了!”戴賢達鼓勵道,“預判能力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要從每次實戰中學習、總結,把書本知識和現場經驗真正融合起來。”這番對話,是運行崗位上最真實的“傳幫帶”。每一次參數的異常,每一次成功的處置,都是他們技能提升、作風錘鍊的階梯。

在這裡,運行人的責任與技藝,就是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從依賴經驗操作的“老辦法”,到如今依託數據分析、精細調整的“新技能”,運行隊伍的整體素質在一次次能源保供的實戰磨礪中不斷提升。他們用每一次參數的平穩和每一度電的穩定送出,守護着這個炎炎夏日裡不可或缺的“清涼”底線。(趙翔 胡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