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的文旅振興路——探訪柳林縣於家溝村的“廉”與“美”

盛夏時節,位於呂梁山腹地的柳林縣於家溝村被鬱鬱蔥蔥的綠意包裹,四面林山環繞的村莊在陽光映照下更顯幽靜宜居。沿着蜿蜒的進村公路前行,兩側山坡的植被青翠欲滴,與錯落有致的明清古建相映成趣。這個深藏在“兩山夾一溝、溝內樑峁坡”地形中的小村莊,既是“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的祖籍地,也是國家第五批傳統村落、山西省3A級鄉村旅遊示範村。近年來,於家溝村以廉政文化爲魂、以生態美景爲韻,鋪展着一幅“文旅融合促振興”的生動畫卷。

廉吏故里 文化傳承續新篇

在新落成的于成龍雕塑文化廣場上,4.5米高的廉吏雕像莊嚴肅穆,來自周邊縣市各單位的黨員幹部面向黨旗舉起右拳,鏗鏘有力的宣誓聲迴盪在山谷間。這座雕像底座2.3米的設計,分別對應着于成龍在山西生活45年、在外爲官23年的人生軌跡,成爲黨員幹部重溫入黨誓詞的精神座標。

“七一”期間,於家溝村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再次迎來了主題黨日活動的高峰。在清代油坊改建的展館內,黨員們凝視着《於氏族規》22條、《於氏家訓》41條的石刻拓片,“勤撫卹、慎用刑、絕賄賂”的理政訓誡與“勤耕讀、尚節儉、廉仕吏”的家風箴言交相輝映。講解員指着于成龍“三次舉卓異”的史料展板介紹:“康熙皇帝讚譽他爲‘天下廉吏第一’,乾隆皇帝追賜‘清慎勤’字匾,這位親民之官的訓誡,正是我們今天學廉、守廉的鮮活教材。”

自2021年至今,這裡已組織廉政文化教育等多元培訓110餘批次。黨員幹部們在古色古香的院落中聆聽廉政故事,“重走成龍古道”也成爲熱門項目,黨員幹部沿着修復一新的古驛道徒步前行,途經神龍石、神魚石等自然景觀,在摩崖石刻的家訓前駐足沉思,于成龍“清慎勤”的精神在夏日的靜謐中更入腦入心。七屆“于成龍誕辰暨於氏家風文化節”的舉辦,讓“勤耕讀、尚節儉、循法理、孝鄉里、廉仕吏、存仁德”的於氏家風在新時代持續傳承,成爲吸引遊客的獨特文化IP。

夏日山居 清風送爽引客來

於家溝村坐落於柳林縣城東北15公里處,9169畝的國土面積上,林地面積達2675.7畝,四面林山環繞,夏日裡綠樹成蔭,清風徐來,是遠離城市喧囂的天然避暑勝地。獨特的地形,讓村莊在盛夏時節也能保持涼爽宜人的氣候,成爲周邊遊客消暑度假的首選之地。

走進村內,明清時期的古廟、鐘樓在夏日陽光的照耀下更顯古樸莊重,於氏祖居的青石板院落在樹蔭掩映下透着清涼,清代油坊的古老設施靜靜矗立,訴說着歲月的滄桑。溝道峽谷中,神魚石、神龍石、摩天印等奇異景觀在夏日雨水的沖刷後更顯靈秀,吸引着遊客駐足觀賞、拍照留念。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裡煥發着夏日活力。“文昌秧歌”的排練聲不時從文昌廟前傳來,村民們身着輕便的傳統服飾,在樹蔭下舞動身姿,爲即將到來的表演做着準備;老人們坐在古樹下,向遊客講述着“祭魚拜龍”的古老傳說,清涼的山風吹過,讓故事裡的民俗風情更添幾分韻味。

“我們於家溝的桃花可是遠近聞名啊!每到三月,站在高處遠望,進村公路兩旁的山坡地頭,桃花像一張張紅色的地毯鋪展在大地;十月,千畝紅葉嬌豔嫵媚,居高遠眺,層林盡染,漫山遍野披着‘紅裝’,目光所及皆如畫卷。現在雖然三月的桃花已謝,但夏日的綠意卻爲村莊換上了另一番盛裝,山間的野花點綴其間,與遠處的樑峁坡構成了一幅層次分明的生態畫卷。”於家溝村幹部蔡海豔說。

基礎完善 夏日增收正當時

“以前夏天村裡路不好走,遊客來得少,現在路通了、設施全了,我家農家樂的生意越來越好了!”村民於平平笑着說。近年來,於家溝村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持續完善基礎設施,爲夏日旅遊注入了強勁動力。

交通的改善讓村莊更易抵達,蔡於公路的修建實現了“戶戶通”,進村公路平整寬闊,自駕遊客可輕鬆直達;路燈、自來水全村覆蓋,有線電視、網絡全部進戶,讓遊客在夏日山居也能享受便利生活。成龍大橋、成龍古道的修復,爲遊客夏日徒步提供了好去處,新建的吊橋橫跨峽谷,站在橋上可欣賞兩岸鬱鬱蔥蔥的景緻,感受山間清風拂面的愜意。

2023年以來,村裡的旅遊設施持續升級。特色農家樂在夏日推出應季農家菜,吸引遊客品嚐;百果採摘園裡,夏日的瓜果掛滿枝頭,遊客可親手採摘,體驗農耕樂趣。升級改造後的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旅遊公廁,讓接待能力大幅提升。2024年新建的於氏家風文化牆,以石雕形式展現於氏家風,遊客在夏日的樹蔭下可細細品讀;一代廉吏于成龍雕塑文化廣場上,莊嚴肅穆的雕像成爲遊客打卡留念的新地標。

大型廉政文化情景劇《一代廉吏再回於家溝》在500平方米的場地定期上演,夏日的夜晚,村民與遊客聚在一起觀看演出,感受廉吏精神;于成龍祖居油坊展館、民宿等與這些項目形成聯動,吸納了村內衆多閒散勞動力。據介紹,這些項目爲村民提供了多個就業崗位,帶動了周邊購物、餐飲、民宿等一體化發展,讓村集體經濟在夏日的旺盛人氣中持續壯大。

夏日的於家溝村,既有生態美景的清涼愜意,又有廉政文化的清風拂面。這個曾經的整體脫貧村,正以“廉吏祖籍地,靈秀於家溝”爲目標,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用文旅融合的活力書寫着呂梁山深處的振興篇章。記者 高茜

來源: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