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新圖景:怒江的探索與實踐》報告發布

雲南網訊(記者張敏)3月29日,2025減貧治理與全球發展(怒江)國際論壇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舉行。開幕會上,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發佈了《鄉村振興新圖景:怒江的探索與實踐》報告。

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副院長孫敬鑫指出,該報告總結了怒江通過產業發展、易地搬遷、農文旅融合、生態振興、數字賦能等5大核心舉措,爲全球南方國家減貧治理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經驗。作爲全球南方的一員,中國願以怒江實踐爲窗口,深化國際減貧合作,攜手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是草果產業升級富民。當地以政策引領撬動1.17億元社會資本投入草果全產業鏈,科技賦能破解運輸難題,無人機運輸技術顯著提升效率。通過打造“怒江草果”區域品牌,開發92款深加工產品,2024年銷售額達8770萬元,帶動果農收入持續增長。

二是易地搬遷重塑生活。全州完成10.2萬羣衆搬遷安置,佔脫貧人口三分之一,創全國最高搬遷人口占比。通過“15分鐘就業圈”建設,近千名搬遷羣衆實現穩定就業,人均月收入2300元,搬遷子女大學錄取率7年間從3%躍升至21%。

三是峽谷變身戶外天堂。打造“秘境怒江”文旅品牌,2025年春節假期接待遊客超36萬人次,旅遊收入突破3.4億元。獨龍江風情旅遊小鎮建設加速推進,主動服務和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中緬經濟走廊、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構建聯通國內、面向緬北的產業鏈供應鏈。

四是生態經濟雙向共贏。全州森林覆蓋率超67%,綠色食品認證企業達20家,年產量超5300噸。生態基建助力融入長江經濟帶,4個縣(市)達到國家衛生縣城(城市)標準。

五是數字引擎激活鄉村。5G網絡覆蓋全州96.1%的自然村,2023年電商交易額同比增長30%至1.2億元。“一部手機辦事通”辦結民生實事67萬件,好評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