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多重路徑與價值探析

來源:大衆網

在我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進程中,文化的力量愈發凸顯。作爲中華傳統文化瑰寶的茶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具備深厚的經濟、社會與文化價值。將茶文化深度融入鄉村振興戰略,爲鄉村發展開闢了新的路徑,在推動鄉村產業升級、文化繁榮、生態改善以及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探究茶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與實現路徑,對促進鄉村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茶文化內涵及其在鄉村的根基

茶文化的豐富內涵

茶文化涵蓋物質與精神兩個層面。物質層面,從茶樹種植、茶葉採摘、加工製作到茶具的選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產業體系與物質文化載體。如不同產地的茶葉,因獨特的地理環境與製作工藝,呈現出各異的色香味形,像西湖龍井的鮮醇、武夷巖茶的醇厚等。精神層面,茶文化蘊含着 “和、靜、怡、真” 等核心理念,體現在茶道、茶藝中對禮儀、心境的追求,是中國人對自然、人生哲學思考的體現,反映出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情趣與精神追求。

茶文化在鄉村的深厚根基

鄉村是茶文化的發源地與傳承地。我國衆多產茶鄉村,擁有適宜茶樹生長的自然環境,長期以來形成了獨特的種茶、製茶、飲茶習俗。這些鄉村的茶農代代相傳的傳統技藝,如雲南普洱茶的製作工藝,包含採摘、萎凋、殺青、揉捻、曬乾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承載着先輩的智慧。同時,圍繞茶文化形成的鄉村節日、民俗活動,如浙江等地的 “喊山祭茶” 儀式,成爲鄉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維繫着鄉村的社會關係與文化傳承。

茶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多元價值

經濟價值:推動產業升級與增收致富

茶產業全鏈條發展:茶文化帶動茶產業從單純的茶葉種植向加工、銷售、旅遊等多環節延伸。在加工環節,精細化、特色化加工提升了茶葉附加值,如高端手工製茶,因獨特工藝與品質,價格遠高於普通機制茶。銷售環節,藉助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新興模式,打破地域限制,拓寬銷售市場。鄉村依託茶文化發展生態旅遊,舉辦採茶節、茶文化體驗遊等活動,吸引遊客參與,增加旅遊收入,形成 “以茶促旅、以旅興茶” 的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品牌塑造與市場競爭力提升:深厚的茶文化爲鄉村茶品牌賦予獨特內涵。如安吉白茶,憑藉安吉地區的自然生態優勢與悠久的茶文化歷史,打造出知名品牌,其市場價格與銷量逐年增長。品牌的塑造提升了鄉村茶葉在市場中的辨識度與競爭力,吸引更多消費者,促進茶產業經濟效益提升,帶動農民增收。

文化價值:促進鄉村文化繁榮與傳承

文化傳承與認同:茶文化是鄉村文化的核心標識之一。傳承茶文化,就是傳承鄉村的歷史記憶與傳統技藝。通過舉辦茶文化活動,如茶藝表演、茶俗展覽等,讓年輕一代瞭解鄉村文化根源,增強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激發他們參與鄉村建設的熱情,爲鄉村文化傳承注入新活力。文化交流與融合:茶文化具有開放性與包容性,吸引着外界關注。鄉村開展茶文化交流活動,如國際茶文化節,不僅向世界展示中國鄉村的獨特魅力,還促進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融合。這種交流爲鄉村帶來新的思想觀念與發展機遇,豐富了鄉村文化內涵,提升了鄉村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生態價值:助力鄉村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生態茶園建設:茶文化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推動鄉村生態茶園建設。茶農遵循綠色種植理念,減少化肥、農藥使用,採用生態防治病蟲害方法,保護茶園生態環境。同時,茶園的合理規劃與種植,有利於保持水土、調節氣候,促進鄉村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生態旅遊與綠色發展:依託茶文化發展的鄉村生態旅遊,以綠色生態爲賣點,引導遊客欣賞鄉村自然風光,體驗茶文化內涵。這種發展模式促使鄉村更加註重生態保護,推動鄉村向綠色、可持續方向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

社會價值:增強鄉村凝聚力與社會和諧

社區營造與社交融合:茶文化活動是鄉村社區居民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在茶館、茶會等場合,村民們分享生活經驗、交流信息,增進彼此感情。茶文化所蘊含的 “和” 的理念,促進了鄰里和諧,增強了鄉村社區的凝聚力與歸屬感。人才培育與返鄉創業:茶文化產業的發展爲鄉村培育了各類人才,如茶藝師、製茶師、鄉村旅遊服務人員等。同時,良好的鄉村發展前景吸引了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他們帶回資金、技術與新觀念,爲鄉村發展注入新動力,促進鄉村社會的全面發展。

茶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實現路徑

加強茶文化傳承與創新

傳統技藝保護與傳承:政府和社會應加大對鄉村茶文化傳統技藝的保護力度,通過建立傳承基地、開展技藝培訓、扶持傳承人等方式,確保古老的製茶、茶藝等技藝得以傳承。鼓勵年輕人學習傳統技藝,爲傳承注入新鮮血液。創新茶文化表現形式:結合現代社會需求與審美趨勢,創新茶文化表現形式。利用新媒體平臺,製作有趣、生動的茶文化短視頻、直播節目,傳播茶文化知識;開發茶文化創意產品,如茶主題的文創飾品、文具等,讓茶文化以更時尚、更貼近生活的方式走進大衆視野。

推動茶文化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茶旅融合發展模式:整合鄉村茶資源與旅遊資源,開發多樣化的茶旅產品。打造茶文化主題旅遊線路,串聯茶園觀光、茶葉採摘體驗、茶廠參觀、茶藝表演觀賞等項目;建設茶旅特色小鎮,完善住宿、餐飲、購物等配套設施,提升遊客體驗,促進茶產業與旅遊業協同發展。“茶文化 +” 多產業融合:推動茶文化與教育、康養、體育等產業融合。開展茶文化研學活動,吸引學生羣體瞭解茶文化知識;開發茶康養產品,如茶浴、茶療養服務等,滿足人們健康養生需求;舉辦茶主題體育賽事,如茶園馬拉松等,豐富茶文化內涵,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強化政策支持與人才培養

政策扶持與引導:政府應制定出臺支持茶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專項政策,在資金投入、稅收優惠、土地使用等方面給予傾斜。設立茶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於扶持茶企發展、品牌建設、文化活動舉辦等;對從事茶文化產業的企業和個人給予稅收減免,降低經營成本。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構建多層次的茶文化人才培養體系。高校開設茶文化相關專業課程,培養專業研究與管理人才;職業院校加強茶藝、茶營銷等實用技能培訓,爲產業一線輸送專業人才;開展鄉村茶農技能培訓,提升他們的種植、加工水平與市場經營能力。同時,通過優惠政策吸引外部人才投身鄉村茶文化產業發展。

茶文化作爲鄉村振興的重要資源,在經濟、文化、生態和社會等方面具有顯著價值。通過加強傳承創新、推動產業融合發展以及強化政策支持與人才培養等多路徑協同發力,能夠充分釋放茶文化的潛力,爲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在未來發展中,應持續深化對茶文化價值的認識與挖掘,不斷探索創新發展模式,讓茶文化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推動鄉村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願景。(作者:王明寬,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