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關於建立完善廣東省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提案

核心提示:賴峰等委員提出的《關於建立完善廣東省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提案》(第20251241號)收悉。經綜合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覆如下。……(世界食品網-www.shijieshipin.com)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20251241號提案答覆的函

粵市監食生函〔2025〕985號

賴峰等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於建立完善廣東省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提案》(第20251241號)收悉。經綜合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覆如下。

我們贊同你們提出的建議。近年來,我省各相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培育發展預製菜產業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加強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國市監食生髮〔2024〕27號)和省政府辦公廳《加快推進廣東預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粵府辦〔2022〕10號),積極構建預製菜質量安全監管規範體系,切實保障食品安全。

一、已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積極完善預製菜標準體系。一是推進食品安全標準制定。2022年9月,省衛生健康委將《廣東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預製菜》《廣東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預製菜生產衛生規範》制定項目納入我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立項計劃,並積極推進標準研製工作。2024年7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製菜》納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重點推進,省衛生健康委積極配合預製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制定,組織開展預製菜相關產品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協助國家標準起草組開展預製菜行業現場調研,積極將廣東經驗推廣應用於國家標準的研製工作中,爲國家標準研製提供有力技術支撐。二是持續推進產學研共建標準體系。2024年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監測技術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編制了《預製菜術語及分類》《粵菜預製菜包裝標識通用要求》等省級地方標準。推動制定了《粵菜食材通用要求》《粵菜粵點標準編制指南》等七項省級地方標準,加快構建預製菜從田頭到餐桌的標準。三是開展預製菜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建設。聯合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等五部門共同舉辦“高標準好品質,粵預製粵滋味”預製菜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遴選大賽,以比賽形式評選出咕嚕肉預製菜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等10個具有代表性的預製菜龍頭企業試點單位,由龍頭企業牽頭整合全產業鏈資源,通過先行先試、樹立標杆、推廣典型、打造示範,推進預製菜全產業鏈融合化、全流程標準化、全環節品質化,推動建設大灣區預製菜產業可推廣、可複製的標準化生態圈。

(二)強化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一是印發《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加強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粵市監食生〔2024〕321號),明確預製菜範圍及對象,引導企業規範預製菜生產經營,重點強化落實原料管控、生產過程控制、標籤管理、倉儲運輸等要求,嚴控食品添加劑使用。進一步加大預製菜生產經營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督促預製菜生產經營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助推預製菜產業規範健康發展。二是強化農產品全鏈條智慧監管。省農業農村廳依託廣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平臺,持續完善生產者名錄,實時抓取分析日常巡查等數據,構建“數據說話”“數據監管”的智慧監管機制。推動追溯應用、風險監測與預警、農安信用評級、網格化管理和能力驗證等工作一網通管。完善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銜接機制,推動實現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平臺與省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管系統對接,強化全程追溯管理。三是加強生產許可管理。明確企業生產加工預製菜必須依法取得食品生產許可,符合《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及食品安全標準要求。明確預製菜生產許可分類應符合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規定,結合食品原料、工藝等因素實施分類許可,指導各地做好預製菜生產許可分類指引。嚴格許可審查和現場覈查,製作預製菜生產許可現場覈查宣教視頻,全環節、多場景展示生產關鍵技術環節、檢查重點內容,指導督促各地嚴格把關企業生產設備設施條件,以規範預製菜產業發展。四是重點關注預製菜生產經營食品安全風險,督促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強化對預製菜生產經營單位日常監督檢查,重點檢查預製菜生產經營企業進貨查驗、生產過程控制、貯藏運輸等環節質量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餐飲服務提供者使用預製菜作爲食材的相關原料管控措施落實情況,依法及時公開日常監督檢查結果,強化社會監督。五是持續加力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省農業農村廳科學制定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建立大宗食用農產品全覆蓋監測、特色小宗品種輪動監測、重點問題品種連續監測工作機制。每年分季度召開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分析會商會,及時交流風險隱患,提出系統解決方案,促成全過程防控。六是加強預製菜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和研判。強化食品添加劑使用抽檢監測,關注產品營養標籤符合性檢測。盯緊重點監管對象,關注大型預製菜生產經營企業、網絡第三方平臺,以及學校、企業食堂等集中用餐單位使用預製菜情況,依法嚴厲打擊“黑作坊”和假冒僞劣產品,維護消費者權益,確保預製菜食品安全。2024年,全省檢查預製菜相關生產經營單位3.28萬家,發現問題4713個,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736份,清理無證生產經營單位12家,立案查處58宗;抽檢樣品9830批次,發現不合格產品141批次,對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企業嚴格依法處置。

(三)提升檢測技術力量。一是大力加強產品質量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目前,全省圍繞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相關領域建成了國家食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廣東)、國家加工食品質量檢驗中心(廣州)等國家質檢中心和廣東省質量監督轉基因食品及食品毒害物質檢驗站等省質檢站,致力打造集質量檢測、型式試驗、企業中試、標準驗證、產品研發等綜合技術服務能力一體的產業檢驗檢測集羣,爲完善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提供了有力的質量技術支撐。2024年,國家食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廣東)完成科研項目《預製食品中致病菌生長與失活模型的構建》和《“柚皮宴”預製菜食品安全關鍵指標標準化應用研究》等,並積極參與相關標準制定和開展預製菜檢驗檢測,助力預製菜行業提升風險防控能力、提升產品質量。二是持續提升農產品監管服務機構檢測技術。通過實施世界銀行貸款-廣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示範)項目,統籌規劃資金對省、地市、縣區、鄉鎮四級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全面能力提升。項目建設內容包括補齊儀器設備、擴展檢測參數、開展檢測技術研發、組織人員培訓與檢測技能競賽、構建檢測數據互聯互通網絡與智慧監管平臺,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數智化、產業化、區域化及系統化等全方位監測,爲預製菜原料風險管控提供技術保障。

(四)加大技術幫扶力度。一是持續提升預製菜原料生產水平。省農業農村廳通過派駐科技專家下鄉支農服務、開展基地調研及研討培訓、對接作物品種審定等形式,爲國家級和省級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範基地落實健全標準體系、集成標準綜合體、應用和宣貫標準等做好技術指導服務工作。推進海豐縣國家數字畜牧業創新應用基地項目(生豬)建設,指導監管番禺區國家數字漁業創新應用基地項目(淡水魚),大力推動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截至目前,遴選了128個省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對草魚、羅非魚、菜心等富有嶺南特色的預製菜原料,開展了區域性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編制工作,對連州菜心、馬岡肉鵝等開展了品質特徵評價和指標監測及等級規格研究。二是持續開展食品生產行業專家“診脈”工程。鼓勵預製菜生產企業實施先進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圍繞企業技術難題、產業發展瓶頸等重點,委派相關類別專家深入企業現場,深挖問題根源,找準薄弱環節,提供技術幫扶,協助解決發展中遇到的技術瓶頸。利用製作宣教視頻等方式,強化預製菜生產管理食品安全知識宣傳,以場景化視頻教學解構預製菜冷鏈貯存運輸管理、生產場所佈局與作業區管理、產品質量控制與檢驗能力、產品分類與標籤標識等生產關鍵技術環節、重點內容等,引導企業規範生產加工行爲,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技術能力水平。三是推進企業食品安全風險清單建立和完善。積極做好對市場監管總局發佈95類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清單宣貫和培訓,組織省相關專家參與清單宣貫內容的編寫和培訓視頻錄製。積極推動全省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風險清單信息化填報工作。及時修訂《廣東省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的管理辦法》等規範性文件,完善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工作機制。

(五)強化預製菜產業發展支持宣傳。一是以高品質“灣區標準”賦能預製菜高質量發展,提升消費信心。目前,粵港澳三地已經共同發佈“灣區標準”235項,其中包括25項“預製菜”菜品標準,涵蓋盆菜、煲仔飯、粵式佛跳牆等常見菜式以及1項《預製菜冷鏈溫度控制規範》,爲預製菜產業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二是強化科技賦能。省農業農村廳成立全國首個省級預製菜產業聯合研究院,圍繞全產業鏈開展基礎前沿研究、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新產品創制、標準體系建設、智能製造工程化集成應用。鼓勵企業推陳出新,開展“十大粵味預製菜”評選活動,圍繞工藝交流,促進菜品開發、品質保障、品牌建設、文化營造,用“粵味”引領“食在廣東走進新食代”。三是加強品牌營銷。省農業農村廳組織開展“百縣千碗”特色食材、飲食文化挖掘工作以及廣東預製菜品牌營銷系列行動。持續開展“食在廣東”“廣東喊全球吃預製菜”系列活動。藉助中國國際食博會·預博會、廣東農博會、旅博會、澳門旅博會等展會平臺和渠道,將粵菜美食作爲廣東文旅推廣的重要內容進行宣傳展示和交流合作。四是拓展海外市場。省農業農村廳大力支持“預製菜”企業走出國門,通過指導成立廣東預製菜出海產業聯盟、召開廣東“年菜”出海及國際品牌建設座談會、支持大灣區預製菜(南沙)出口基地建設、舉辦大型展會及海外特色推介活動等舉措大力推動廣東特色農產品(預製菜)、廣東“年菜”走向海外市場,鼓勵企業到境外建立“共享工廠”等加工基地,持續扶持出口型預製菜企業茁壯成長,走好出海步伐,塑造預製菜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持續加強和規範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的意見》,強化全鏈條監管合力,堅決守牢食品安全底線。結合預製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發佈實施情況,進一步強化預製菜生產經營監管力度,圍繞預製菜質量安全風險點,強化生產經營過程監管和產品抽檢監測。

(二)持續完善預製菜標準體系。積極配合國家衛生健康委推進《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製菜》的制定,密切關注工作進度,適時對我省預製菜相關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制定項目進行調整。積極推進灣區標準制定修訂。

(三)強化預製菜正面引導宣傳。結合預製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發佈實施情況,加強相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政策的宣貫服務。突出市場導向,創響預製菜品牌,拓寬營銷渠道,充分發揮境內外展會等平臺和資源優勢,推動預製菜的合作交流,打造廣東知名品牌,推動我省預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專此答覆。誠摯感謝你們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5年6月26日

日期: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