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世蕊代表:建議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 促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鄭州3月8日電(記者王佩)當下,食品產業發展迅速,新的食品業態、技術不斷涌現,如何更好地促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來聽聽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新鄉市糖業菸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買世蕊在今年兩會期間帶來的建議。

買世蕊表示,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實施以來,取得顯著成效。但隨着食品產業形態多元化、供應鏈複雜化及食品安全風險日益凸顯,部分條款已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監管需求。“爲了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維護公衆健康,促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必要進一步修訂完善。”買世蕊說。

對此,買世蕊提出了以下幾點具體的建議:

首先要加大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爲的處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並對嚴重違法行爲實行嚴厲的懲罰性賠償制度。明確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度,對不履行食品安全責任的單位和個人依法追究責任。

此外,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體系,提高風險識別和防範能力。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提高食品安全標準的科學性和實用性,確保標準能夠覆蓋新興食品業態和技術。

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監管,推行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確保食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加強對進口食品的監管,確保進口食品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標準和要求。

針對液態食品(如食用油等)運輸環節的風險,建立許可制度,明確運輸工具、容器、人員資質及管理制度要求,並規定未取得許可從事運輸的處罰措施。將網絡食品經營者納入法定監管範圍,要求其落實實名登記、信息公示及食品安全保障義務,明確平臺責任與連帶責任。

另外,要增設生產經營者自查制度,要求定期評估食品安全風險並報告隱患;建立風險分級管理制度,實施差異化監管。完善食品溯源制度,推動建立覆蓋“從農田到餐桌”的信息化追溯體系,強制要求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高風險產品實現全程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