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鍊素質過硬的就業指導隊伍
近日,在河南漯河,一場聚焦就業指導課程建設與教學能力提升的師資培訓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來自全省129所高職院校的260餘名教師,在爲期10天的系統培訓中,通過專家授課、分組研討、模擬教學、企業實踐等多元形式,共同探索新形勢下就業指導課程的創新路徑。
這場由河南省教育廳主導的系統化研修,正是河南省構建全程化就業育人體系的生動縮影。近年來,爲進一步強化就業育人實效,提升高校就業指導骨幹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教學水平,河南省在課程建設、隊伍建設、實踐育人方面持續發力,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課程築基:讓就業指導從“軟任務”變“硬支撐”
“過去就業指導課多是零散講座,現在成了有名師輔導、有學科支撐、有規劃指引的專業課程。”參訓學員、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教研室主任崔豔豔的感慨,折射出河南就業指導課程的體系化變革。
近年來,河南省教育廳始終聚焦優化課程體系,開展全程化生涯教育分類指導,發佈《河南省普通高校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指南》,進一步規範高校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安排;構建就業指導智慧學習平臺,通過打造e課程、“互聯網+”就業指導公益直播課等線上資源,形成名師“傳幫帶”;打造職業發展教育學科建設“試驗田”,支持鄭州大學、河南醫藥大學職業發展教育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建設,爲大學生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提供學科化、專業化支撐;構建“理論+實踐”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指導99所高校開設“微專業”745個,引導學生將專業知識有效轉化爲就業實踐能力。
“下一步計劃成立全省高校生涯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各領域專家深度參與就業指導工作規劃,爲就業指導向全程化、專業化轉型奠定堅實基礎。”河南省教育廳學生工作處處長李班說。
隊伍建設:讓專業師資從“單點發力”到“系統支撐”
“職稱單列讓我們有了明確的職業發展通道,名師工作室則爲我們指導教師提供了跨校交流的專業平臺。”河南省第二批高校就業創業指導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就業與創業指導教研室主任邰葆清告訴記者。
高校就業工作的本質是就業育人,其核心依託是課程體系,而關鍵支撐在師資隊伍。目前,河南已推動110所高校開展專業職稱評定,累計培育中高級職稱教師541人,其中正高級職稱32人、副高級職稱174人、中級職稱335人,爲就業育人工作注入持續動能。
這些數據的背後,是河南省構建的立體化師資培養機制:分層培育,實施骨幹教師“引領”計劃與輔導員“培育”計劃,省級示範培訓年均覆蓋超1000人次;教研互促,將就業創業納入省級教改項目,對教學成效突出者給予課題申報直通支持,近3年立項相關課題518項;平臺賦能,建成省級就業指導名師工作室10個,打造教研室、諮詢室聯動體系,支撐課程研發與個性化指導服務。
這種“制度保障+平臺賦能”模式,正推動就業指導從事務性工作向專業化育人轉變。
實踐育人:讓職業規劃從“課堂藍圖”到“就業實景”
在4月結束的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上,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孫丙炎憑藉“火箭發動機維修技師”職業規劃方案斬獲金獎。
在兩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總決賽中,河南共榮獲15個金獎,位居金牌榜前列,連續兩年獲得省級優秀組織獎。將課堂上的職業規劃藍圖,轉化爲實實在在的就業競爭力,河南省正沿着兩條主線系統推進。
——平臺築基,強化場景實訓。加強智慧就業指導實踐教學場地建設,在全省遴選出6所試點院校,以點帶面,着力打造集“理論教學—實踐訓練—個性指導”功能於一體的育人平臺。
——賽事引領,深化職業體驗。河南連續多年舉辦全省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將其打造成檢驗和提升學生規劃能力與實踐能力的重要舞臺,同時深入開展“出彩中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將專業知識與就業教育深度融合,讓職業認知從抽象概念變爲具身體驗。
從規範化的課程體系築基,到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強基,再到場景化的實踐平臺增效,河南正通過構建就業育人“三位一體”新生態,將政策設計轉化爲育人實效。“這支經歷淬鍊的就業指導隊伍,一定能成爲激活學生職業潛能、賦能河南省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爲青年學子鋪就從‘學業有成’到‘就業有路’的堅實橋樑。”本次培訓班授課專家、寧波大學陽明學院黨委書記俞金波說。
《中國教育報》2025年08月27日 第03版
作者:本報記者 張利軍 通訊員 李勝利 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