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閱兵方隊看中國軍事鉅變 九三閱兵「鋼鐵洪流」背後歷史演變
▲▼北京閱兵「女兵訓練公開」 大汗淋漓仍堅持:練兵好時節。(圖/記者陳冠宇攝)
文/香港01
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80週年閱兵,將是1949年以來中國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第17次閱兵,是習近平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第3次閱兵。
盤點1949年以來歷次閱兵方隊變化,可以看出中國軍事所經歷的時代變遷。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中國進行首次閱兵,那時候的中國軍隊尚處於小米加步槍階段,軍事裝備非常落後,山炮部隊靠騾馬拖拽,當時參閱的海軍方陣、空軍編隊都是新組建不久,十分弱小。當時因爲飛機數量太少,根本不夠用,既存在受閱飛機飛兩遍的窘境,又有4架受閱飛機擔負戰鬥值班任務,只能掛着實彈受閱。
▲▼ 十一閱兵。(圖/翻攝CCTV )
1950年的第2次閱兵,公安部隊首次受閱,1900多匹戰馬組成的騎兵大隊是一大看點。1951的第3次閱兵,傘兵部隊、防空部隊、火箭炮部隊首次受閱。1952的第4次閱兵,儀仗兵首次受閱。1953的第5次閱兵,黃色戰馬方隊首次受閱。1954的第6次閱兵,適逢建國5週年,受閱部隊的武器從1949年首次閱兵時的「萬國造」變爲「蘇式」武器裝備的基本統一,騎兵部隊最後一次受閱。1955的第7次閱兵是中國實行軍銜制後的首次閱兵,部隊指戰員身穿55式軍服。1956的第8次閱兵是首次雨中閱兵,受閱部隊乘坐的汽車是第一批出廠的國產解放牌汽車。
1957的第9次閱兵,閱兵總人數明顯比往年少,50多個國家的外賓、駐華使節觀看閱兵,國產的伊爾-28型噴氣式轟炸機、殲5型殲擊機首次受閱。1958的第10次閱兵,女民兵方隊首次受閱。1959的第11次閱兵適逢建國10週年,武器裝備國產化程度明顯提升,國產的「五九式」主戰坦克和「紅旗牌」檢閱車首次亮相。
從1960年開始,中國中斷國慶閱兵多年,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政治形勢的變化和文革的巨大沖擊。1984年國慶,經過數年的改革開放、撥亂反正和現代化建設,中國重新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閱兵,北京大學學生們意外打出「小平您好」的橫幅。在1984年的閱兵中,武器裝備的科技含量大幅提升,全部28種武器中有19種是新裝備,有的裝備已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其中戰略導彈部隊和女兵首次受閱。
▲▼北京閱兵村。(圖/記者陳冠宇攝)
1999年國慶是建國50週年,中國舉行第13次閱兵,自此之後,十年國慶閱兵成爲慣例。當時中國改革開放已有20年,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科技水平都有顯著提升。在1999年的閱兵中,改革開放以來新成立的陸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武警特警、預備役等部隊首次匯入受閱大軍中,受閱的42種裝備,90%以上都是新裝備,絕大部分都是自行設計和生產的,高科技武器裝備已開始成爲軍隊主戰武器。
2009年國慶是建國60週年,中國舉行第14次閱兵,當時的中國經濟經過連續多年的快速發展,即將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工業國。在2009年的閱兵中,無人機方隊、通信兵方隊、後勤裝備方隊、三軍女兵方隊、第二炮兵學員方隊、特種兵方隊首次受閱,受閱的52種主要裝備,全部是國產裝備,近90%是首次參閱,其中包括自主生產的殲-10戰機和殲-11戰機。2025年在印巴衝突中大顯身手、震驚輿論的巴基斯坦殲-10CE戰機,正是中國殲-10戰機的外貿型號。
2015年9月3日,爲了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中國舉行第15次閱兵。這時候的中國已經在2010年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工業國,雄心勃勃的「中國製造2025」規劃已經開始實施。在2015年的閱兵中,首次邀請外國軍隊代表參加,首次安排將軍領隊參閱,首次設計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華南遊擊隊等英模部隊代表編組受閱,女子儀仗隊員首次參閱,受閱的500多件40多種型號的武器裝備,其中84%是首次在閱兵中亮相,比如,殲-15列裝後首次參加閱兵。
2019年國慶是建國70年,中國舉行第16次閱兵。這是習近平任內國防和軍隊改革後的首次天安門閱兵,首次編設領導指揮方隊,首次出現女將軍受閱,兩大新組建部隊戰略支援部隊方隊、聯勤保障部隊方隊首次亮相,院校科研方隊、文職人員方隊、維和部隊方隊首次亮相,受閱的裝備全部爲中國製造,40%爲首次亮相,比如,受到輿論關注的東風-41核導彈、15式輕型坦克、新型訊息作戰力量。
▲一款疑似最新型的水下無人載具現身北京街頭。(圖/翻攝自大陸微博)
今年9月3日閱兵是中國在天安門舉行的第17次閱兵。據6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介紹,這次參閱的所有裝備均爲國產現役主戰裝備,既有傳統主戰力量展示,又有新域新質力量參閱,安排部分無人智能、水下作戰、網電攻防、高超聲速等新型作戰力量參閱。
在8月20日的新聞發佈會上,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閱兵首次亮相的新型裝備佔比很大,有的飛機還是首次公開亮相,不少是代表現代戰爭形態演變的最新裝備,還有一些是國之重器。
今年是「中國製造2025」規劃的收官之年,10年之間,中國工業、科技水平有顯著提升。在此背景下舉行的閱兵,勢必會有更先進的武器裝備受閱。從1949年的小米加步槍到6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說的「這些年,我們相繼攻克了一大批高精尖技術,研製出一大批先進武器裝備,開創了武器裝備建設新局面,新型航母、驅逐艦、隱身戰機、無人機、戰略導彈等國之重器相繼加速列裝部隊」,中國已發生重大變化。【本文獲《香港01》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