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採訪九三閱兵戰旗方隊:旗幟背後是無數英雄先輩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郭媛丹 王聰】據20日國新辦發佈會消息,今年9月3日的閱兵式編設戰旗方隊,集中展示我軍抗戰時期的功勳榮譽旗幟。作爲戰旗方隊一名擎旗手,海軍陸戰隊某旅政治指導員姚久偉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說戰旗的紅色是革命先輩用鮮血染紅的,我們就要用汗水賡續這份榮譽。
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閱兵活動中,在裝備方隊最前面,將有整齊列陣的旗手高擎戰旗在戰車上通過天安門廣場。每一面旗幟都代表一支血與火洗禮過的功勳部隊。屆時,姚久偉將手持“梁山戰鬥英雄連”旗幟和其它隊員一起接受檢閱。
“梁山戰鬥英雄連”是一支歷史悠久、戰功卓著的連隊。談起連史,姚久偉脫口而出:1939年8月,在魯西南梁山地區,八路軍第115師獨立旅1團3營10連奉命打擊日僞,殲滅日僞軍300多人,創造了兵力與敵相當、裝備處於劣勢情況下全殲日軍一個大隊的戰例,因此被八路軍115師授予“梁山戰鬥英雄連”的榮譽稱號。
穿越時空隧道,當下的“梁山戰鬥英雄連”正加速轉型跨越,由傳統摩托化步兵向多能裝甲精兵轉型。姚久偉的個人成長就是單位轉型變革的一個生動縮影,他多次參加國際軍事比賽、特戰尖兵比武,遠洋海外護航等大型任務,“從內陸到沿海、從淺藍到深藍、從國內到國外”無不見證“梁山戰鬥英雄連”的轉型建設。
與姚久偉一樣帶着部隊旗幟走過天安門接受黨和人民檢閱的一共有80個英雄單位。郭海洋是“狼牙山五壯士”戰旗擎旗手,“作爲一名擎旗手,我們把簡單的動作重複訓練,把重複的動作做到標準。”爲了能帶着戰旗走到方隊的最前列,郭海洋下了苦功夫,靠着高標準的自我要求和刻苦訓練,他舉着連隊的旗幟走到了方隊前列。
“金剛鑽”戰旗擎旗手杜寧新今年是第三次站在閱兵場上,三次受閱,三個戰位,三種身份。2015年,還是軍校學員的杜寧新作爲解放軍合唱團的一員,參加了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2019年,作爲陸軍方隊的一員,杜寧新第二次站在了閱兵場上。今年,他作爲“金剛鑽”紅軍旅的成員,高擎戰旗一起接受黨和人民檢閱。
杜寧新表示,這一次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肩上扛着“金剛鑽”戰旗,旗幟背後是無數個英雄先輩和“金剛鑽”的全體戰友。
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少將副局長吳澤棵在20日的發佈會上介紹,這次閱兵,我們展示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功勳榮譽旗幟。一方面,彰顯抗戰偉大曆程。這些戰旗,都是從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華南遊擊隊等授稱(命名)單位中遴選,是我軍在抗日戰爭時期艱苦卓絕戰鬥的縮影,承載着我軍抗擊日寇、抵禦侵略的苦難輝煌。另一方面,致敬民族偉大英雄。每一面戰旗都承載着抗日英雄的犧牲奉獻,都鐫刻着保家衛國的光輝事蹟。
“戰旗方隊通過天安門接受檢閱,與人民英雄紀念碑交相呼應,將是一段英雄與功勳同在、歷史與現實交融的感人場景,表達我們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對功勳榮譽的始終銘記。”吳澤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