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倒數 大陸學者:不能誇大國民黨的抗戰作用

▲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圖/翻攝人民網)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中共近年積極強調其對抗戰的貢獻,並將於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週年大會及閱兵。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者郭洋近日撰文指出,不能誇大國民黨的抗戰作用,美化其抗戰形象,避談對消極抗日、軍事失誤等問題,「這些觀點不僅違背歷史事實,更是顛倒黑白。」

郭洋在中國歷史研究院發行的刊物《歷史評論》上以「不能誇大國民黨的抗戰作用」爲標題撰文,他提到,近年來,公衆討論和學術研究中存在誇大國民黨抗戰作用的傾向,部分自稱「國軍粉」的人,通過剪輯歷史影像、改編影視劇情等方式片面強調國民黨對抗戰的所謂貢獻。

郭洋指出,某些研究片面拔高正面戰場的作用,美化國民黨抗戰形象,對於其消極抗日和軍事失誤等問題,或避而不談,或歸咎於中國共產黨的「割據」和「摩擦」,這些觀點不僅違背歷史事實,更是顛倒黑白。

郭洋認爲,國民黨不僅抗戰意志搖擺不定,而且施行片面抗戰路線,導致正面戰場不斷潰敗,並忽視、防範人民力量;依賴外援,寄希望於「國際干涉」;缺乏主動精神,慣於消極防禦,導致陷入被動作戰困境。

▼北京的抗戰展覽強調共產黨的貢獻。(圖/翻攝人民網)

郭洋說,國民黨方面的史料充分證明抗戰時期國民黨內部腐敗嚴重,自執政以來便深陷腐敗泥潭,而抗戰時期的內憂外患更加劇這一問題。「前方吃緊,後方緊吃」,正是其腐敗狀況的生動寫照。

郭洋表示,政治與軍事腐敗疊加,導致國民黨逐漸失去民心,「軍紀渙散,最爲傷害民心。良好的軍民關係,是戰勝日本侵略者的基礎。國民黨罔顧民心,忽視軍民關係建設,亂抓壯丁、強徵民糧、姦淫婦女等行爲屢禁不止。」

郭洋強調,對國民黨在抗戰中負面問題的揭露,並不是否定正面戰場的作用及國民黨軍隊中愛國官兵所作的犧牲,而是對誇大國民黨所謂抗戰「貢獻」等歷史虛無主義觀點的駁斥。客觀評價國民黨抗戰史,要遵循三個「一分爲二」。一是要結合具體事例分析其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而不應籠統使用「貢獻」一詞,更不能將積極作用和貢獻混爲一談。

郭洋進一步指出,二是分析其積極作用時,要分清楚哪些是主動作爲,哪些是在中國共產黨及全國人民推動下的作爲。不能片面站在國民黨立場上認識其積極作用,應該具有全局視野。三是批評揭露其消極作用時要把統治者與愛國官兵區分開來,「以張自忠、謝晉元等烈士爲代表的愛國官兵英勇捐軀,展現了他們崇高的愛國精神,但他們的犧牲,也直接或間接與國民黨的消極妥協、戰略失敗及腐敗墮落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