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印尼稅率看臺灣 謝金河分析:若要到10%須付出非常大代價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陸續公佈各國的對等關稅稅率,但遲未見臺灣,近來在野陣營不斷「猜」,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更聲稱得到消息是32%但被AIT澄清。對此,財訊雙週刊社長謝金河,「不要用關稅稅率互相指責」,現在全世界關稅10%只有英國;印尼對美國關稅降到0、每年要採購美國商品400億,但關稅都還有19%,「臺灣要到10%,相信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如果到10%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
謝金河今出席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第二次顧問會議,會後受訪談到關稅時指出,川普總統到現在爲止,從4月2日對等關稅宣佈時拿的手版,一直到他宣佈90天豁免,接着7月9日又公佈新的稅率,每一個關稅稅率都是川普總統自己決定的,也都親自開記者會,「這告訴大家,臺灣的稅率是川普總統宣佈纔算數,也就是現在很多人到處亂猜,有35%、32%、9.5%,各種版本僅供參考」。
謝金河強調,關稅是國家每一個人都要承擔的責任,也是政府的責任,「這不是一黨一私的個人私利」。他分析,關稅高是政府談判不利嗎?也未必,在跟美國打交道的過程,關稅的形成一方面要看願意付出多少;換句話說,臺灣關稅如果降到很低,可能在相關的對美關稅要降到0,那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謝金河說,比如臺灣在汽車、農產品關稅要降到零,相關受害產業政府要有一些配套,「關稅可高也可低,但什麼關稅對臺灣最有利?相信政府在考量這個」;他強調,現在關稅不是因爲你的談判技術很好就可以得到很低的關稅,也是臺灣願意付出多少跟美國達成好的deal,那纔是臺灣現在要承擔的關稅稅率。
「不要用關稅稅率做爲政黨互相指責。」謝金河說,比如盧秀燕市長說關稅超過10%對臺灣都是毀滅,現在全世界關稅10%只有英國;印尼對美國關稅降到0,因爲印尼每年要採購美國商品400億,「但印尼的關稅都還有19%」,臺灣要到10%,相信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如果到10%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
謝金河強調,關稅最後的形成大家相信政府,得到一個稅率大家要共同承擔,而不是用稅率來指責,關稅絕對不是一黨一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