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若成「常態」 專家:北美將付出更高代價
▲川普對加拿大與墨西哥發動的關稅戰。(圖/路透)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華爾街日報》首席經濟評論員葉偉平(Greg Ip)撰文分析,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加拿大與墨西哥發動的關稅戰,不僅讓北美三國面臨更高的經濟與外交代價,甚至可能引發自19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貿易衝突。
川普政府對加拿大與墨西哥施加的部分關稅雖暫時豁免至4月初,但葉偉平警告,這不代表政策方向會有重大改變。川普目前完全掌控共和黨與國會,並透過減稅與低油價來維持美國經濟穩定,讓他能依照自身直覺決策貿易政策。
川普2018年推動「美墨加協定」(USMCA),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並認爲美國盟邦長期「搭順風車」,導致國家財富與安全受損。
文章指出,如果關稅政策持續,加、墨兩國將不得不進行痛苦的經濟轉型。因爲一旦失去美國市場支撐,兩國經濟恐面臨嚴峻挑戰。另一方面,美國則會失去鄰國的信任,影響區域經濟穩定。
儘管加拿大與墨西哥已投入大量資源,協助美國打擊非法移民與毒品交易,但川普的目標不僅限於此,他希望削弱兩國工業基礎,甚至對加拿大展現更強烈的「野心」。
對跨國企業而言,美國市場仍然過於重要,難以忽視,因此部分企業可能選擇在美國設廠,以規避關稅成本。
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預估,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每年徵收的2600億美元(約新臺幣8兆5280億元)關稅中,約70%將由消費者負擔,推高物價,甚至讓某些商品變得難以購買。
葉偉平認爲,川普的戰略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上——各國在這場經濟戰爭中,相較於美國將承受更大損失,因此終將接受美方要求。
至今,這套策略確實發揮了一定成效。然而,如果加拿大與墨西哥最終認定關稅並非談判手段,而是川普的最終目標,兩國可能會選擇強化自身經濟韌性,而非繼續迎合美國的壓力,這將使北美貿易關係產生更深層次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