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看到高通驍龍跨端互聯生態的強力賦能

隨着 5G、AI 等技術的發展,萬物智慧互聯已經成爲不可逆的時代趨勢,我們的移動生活也正在從單點應用向全場景生態演進,從手機到平板、從穿戴設備到車機,再到智能家居等等,多端設備的無縫協同、靈活高效且安全的流轉體驗也成爲科技企業們打造產品時新的標準和要求。

剛好,就在不久前 12 月 27 日小米舉辦的“人車家全生態”合作伙伴大會上,我們又看到了科技企業打造萬物智聯全場景生態的最新成果。

以高通解決方案爲基礎:看看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的魔法體驗

在本次“人車家全生態”合作伙伴大會,小米公佈了他們在萬物智聯生態建設方面的最新成果,比如小米全球月活躍用戶數已超 6.86 億,小米澎湃 OS 互聯能力日均使用超 4000 萬次,小米 IoT 已連接設備數達到 8.6 億臺等等。

不過,在大會上,最吸引人大家關注的,還是小米“人車家全生態”下各種魔法般流暢高效的多設備協同體驗。

基於小米 HyperConnect 2.0 技術架構和產品能力,小米跨端智聯實現基礎性能全面升級,組網速度更快、跨屏協同功耗更低、傳輸速度更快,應用、音視頻、系統數據均可實現自由流轉,並且“一次接入,全生態生效”。

比如已經應用在小米澎湃 OS 2 上的小米妙播,實現了音樂在手機、汽車、平板、音箱、電視、電腦、耳機等設備的無縫切換。

同時現場還演示了 WPS 如何藉助小米融合設備中心能力實現文檔接力,以及如何藉助小米 PAD 端創作能力大幅縮短 PC 端繪圖時間。還有了本站雲音樂如何通過小米澎湃 OS 提供的應用接力 SDK 更加輕鬆地實現跨端切換的能力。

此外小米 HyperConnect 還有很多豐富的跨端智聯體驗,比如當你在小米平板、PC 端視頻通話時可以調用小米手機的相機來切換視角,或者當你在小米手機端視頻通話或直播時可以調用小米 SU7 汽車的前視攝像頭,甚至視頻通話或直播時,手機、平板、電腦可以與發現的任一設備組合,同時拍攝兩個視角。

再比如通過小米妙享桌面,大家可以在平板、電腦或者車上操作手機,直接使用手機內的應用和文件,應用、服務、文件在不同終端上實現了無縫的流轉。

更進一步,小米 HyperConnect 還能實現人車家的全生態聯動,手機、穿戴設備、車,與智能家居融爲一體,帶來聯動新可能。

天冷出門前,可以在家裡提前打開小米 SU7 車內的空調預熱、車到家時,可以在車裡提前打開屋內的空調和燈光,離家時,掃地機器人開始清潔,入睡時,居家系統可以自動感知幫你關燈關電視等等……

當看到這些具體的場景,大家就能感受到多終端的全場景智慧互聯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以及娛樂體驗,而進一步,大家可能就會細想,在小米所展示的這些讓人驚豔的全場景智慧化跨端體驗背後的底層技術關鍵點在哪裡?或者說,如果我不是小米產品的用戶,是否也能實現這樣的體驗呢?

想到這,就不得不說到背後的一個關鍵角色,那就是高通。

事實上,上面我們講到的小米人車家生態的體驗,在底層上高通和驍龍的一系列解決方案也提供了深入的助力。同時不止是小米,高通一直以來也在通過自身的技術和產品創新爲整個行業帶來強大的跨端互聯體驗。

強大的驍龍連接技術,爲跨端協同體驗打下堅實基礎

說到多設備間的跨端互聯,有一項基礎技術是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連接。這可以說是終端之間能夠彼此協同的“基礎設施”,而對於高通來說,基於 Snapdragon Connect 的先進連接特性一直都是驍龍平臺的殺手鐗。不管是從基帶到天線的系統級解決方案,還是藍牙、Wi-Fi、5G 等具體的連接技術,驍龍一直都處在行業領先的地位。

以目前最新的驍龍 8 至尊版移動平臺搭載的驍龍 X80 5G 調制解調器和射頻系統爲例,其可以提供峰值下載速率 10 Gbps,峰值上傳 3.5 Gbps(3GPP R17 / R18)的傳輸性能,配備專用 AI 張量加速器,支持 8 載波 (mmWave)、2x2 MIMO (mmWave),並採用了首個 4x6 MIMO 解決方案,可在更多地方實現數千兆級別的 5G 速度,且定位精度提高 30%。

同時驍龍 8 至尊版還採用效率提高 40% 的 FastConnect 7900 移動連接系統,峰值速率 5.8 Gbps,是業界首款將 Wi-Fi 測距、藍牙和 UWB 超寬帶連接集成到單個 6nm 芯片中的解決方案,可以使用智能標籤的終端或物品,將自己的設備用作數字鑰匙,或者藉助 Wi-Fi 實現室內精準導航,這也是多終端協同體驗的一個領先應用。

同時它還是全球首個 AI 增強的 Wi-Fi 系統,能通過 AI 技術有效識別使用場景,分析用戶當下的 Wi-Fi 使用情況,同時給出優化參數,提升整體性能表現。

具體到多端體驗上,FastConnect 7900 還支持高通創新的 Wi-Fi 高頻多連接併發技術(HBS)以及高通擴展個人局域網技術(XPAN)。

其中高頻多連接併發技術以業界知名的高通 4 路雙頻併發(2x2+2x2)特性爲基礎,通過 5GHz 和 / 或 6GHz Wi-Fi 連接,可支持在接入點和客戶端之間協同使用或單獨用於多客戶端場景,以實現極低的時延性能表現。

而高通擴展個人局域網技術是一種基於超低功耗 WiFi 連接的新型音頻傳輸技術,能夠實現高達 192KHz、24bit 的完全無損音頻傳輸,還允許通過使用基於高通方案的 WiFi 路由器作爲傳輸中繼設備,大幅擴展了音源與回放設備之間的物理距離,更爲音頻設備之間的流轉,甚至是未來的遠程控制提供了可能性。

在這些技術都可以大大提升我們的多終端體驗,比如無線耳機,未來可通過 Wi-Fi 或者藍牙擴大覆蓋信號範圍,實現音頻全屋覆蓋,或者通過高頻併發技術降低延遲,提高更多的數據吞吐量,從而實現無損音質的傳輸。

而在 PC 平臺,高通則有驍龍 X Elite PC 平臺,同樣可以提供行業裡絕對領先的連接體驗。其搭載的驍龍 X65 5G 調制解調器是全球首個支持 10Gbps 5G 速率和首個符合 3GPP Release 16 規範的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更覆蓋包括毫米波和 Sub-6GHz 頻段的全部主要 5G 頻段及其組合。

此外,在多終端的體驗方面,高通還有一項“神技”,就是 Snapdragon Seamless 跨平臺技術,可實現多終端跨系統的無縫連接、共享外設、多終端協作等功能。例如,用戶可以在 PC、手機和平板電腦之間無縫使用鼠標和鍵盤,或者在不同的設備間拖放文件和窗口。此外,耳塞等音頻設備可以根據音源的優先級智能切換連接的設備,而 XR(擴展現實)設備則可以爲智能手機提供擴展功能。

還有在汽車領域,衆多車企爭搶使用的第四代驍龍座艙平臺(驍龍 8295)同樣支持強大的連接特性,比如其預集成 Wi-Fi 6 和藍牙 5.2,提供頂級車內無線體驗,包括熱點、高速遊戲以及無線 Android Auto™等手機鏡像技術。同時它還支持 C-V2X 技術的高通驍龍汽車 5G 平臺,提供針對無縫流媒體傳輸、OTA 升級和數千兆級上傳與下載功能所需的高帶寬。

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終端平臺上,高通都能夠帶來行業領先的無線連接能力,這位衆多 OEM 廠商打造跨端協同互聯的體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跨終端 AI 技術,打造更智慧的全場景體驗

說到萬物智聯,不僅要有“聯”,而且要有“智”,這裡的“智”,顯然指的就是跨平臺的 AI 能力,在多設備協同過程中,我們需要 AI 來調度不同設備的運轉,也需要 AI 來進行場景和用戶意圖的識別,讓多端體驗更加個性化、讓設備更懂我們。

而說到 AI 能力,高通 AI 引擎則又是不可繞開的技術功能。比如在最新的驍龍 8 至尊版移動平臺上,高通 AI 引擎就有亮眼表現。其搭載的全新架構讓 Hexagon NPU 性能提升了 45%,能效提升 45%,基礎大語言模型上的 token 生成速率提升了高達 100%。在面對目前流行的大語言模型上,驍龍 8 至尊版的處理速度可以達到超過 70 tokens / s。

同時驍龍 8 至尊版也支持個性化多模態 AI 助手,在自動語音識別 (ASR)、大語言模型 (LLM)、大視覺模型 (LVM) 和全新多模態大模型 (LMM) 的輔助下,通過異構計算,可以在高通 AI 引擎的不同內核上運行,確保一切任務都能流暢高效地運行。

在 PC 平臺上,驍龍 X Elite PC 平臺也有強大的 AI 能力,其搭載的 Hexagon NPU 擁有高達 45TOPS 的算力。同時其集成了獨立的傳感器中樞,內置兩顆微型 NPU、一個小型 ISP,以及一顆 DSP 和獨立的內存單元,從而帶來音頻降噪、視頻人像居中等體驗,更能讓 PC 的 AI 感知能力始終待命,始終在線,成爲真正的 AI PC。

這裡除了我們前面說的小米人車家生態中 PC 和其他終端的協同,不妨再舉一個例子,就是榮耀基於驍龍 X Elite 平臺打造的榮耀 MagicBook Art 14 驍龍版,不僅自身可以提供包括端側 AI 繪圖、AI 攝像頭增強、AI 語音對話、AI 生成式文本撰寫等一系列目前的頂級 AI PC 功能。還可以實現與智能手機一鍵互聯,支持手機無縫投屏、鍵鼠共享、攝像頭共享、信息流轉,通訊共享,通訊加速等一系列跨設備的智能體驗。

例如當我們處在 WiFi 信號較弱的室內時,MagicBook Art 14 驍龍版可以通過與手機之間的通訊共享連接,用手機的 5G 和 WiFi 通道與 PC 的 WiFi 通道進行融合加速。當手機和 PC 建立投屏連接後,用戶更是可以直接用 PC 上的 AI 助手去操作手機,或是在手機上用 AI 助手來“遙控”PC。這些在過去的傳統 PC 上,都是很難做到的跨端體驗。

再看智能汽車平臺上,目前很多新能源汽車在用的驍龍 8295 芯片就內置了強大的 AI 處理單元,可以同高達 30TOPS 的 AI 算力,能夠支持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爲未來更高級別的智駕功能進一步打牢地基。

另外更重要的是,就在不久前的驍龍峰會上,高通還推出了驍龍座艙平臺至尊版和驍龍智駕平臺至尊版兩大平臺,相比當前廣泛使用的驍龍 8295,驍龍座艙、智駕平臺至尊版搭載的 NPU 提供了至高 12 倍的 AI 性能升級,可以處理多達幾十億參數的多模態模型。

此外,他們還能提供高達 3 倍的 CPU 性能提升和 3 倍的 GPU 性能提升。更重要的是,驍龍座艙平臺至尊版和驍龍智駕平臺至尊版還採用了和驍龍 8 至尊版、驍龍 X Elite 一樣的自研 Oryon CPU 架構,並針對汽車需求優化,這意味着高通實現了智能手機、PC、汽車三大領域全自研架構的大一統,更爲驍龍平臺在智能手機、PC 和汽車等平臺實現更加渾然一體的多終端無縫互聯以及跨平臺協同體驗奠定了基礎,換句話說,在自研 Oryon CPU 架構的支撐下,高通未來的跨終端聯動和協同體驗更加讓人期待,也將擁有更無窮的想象空間。

在驍龍座艙平臺至尊版和驍龍智駕平臺至尊版發佈後,來自理想汽車的戰略採購負責人就表示,驍龍座艙平臺至尊版的 AI 算力讓車載系統更智能地響應用戶需求,通過多模態 AI 助手實現對用戶偏好的個性化服務。同時傳統豪華品牌梅賽德斯-奔馳也表示將採用驍龍至尊版平臺爲其座艙系統提供高性能支持,使得駕駛體驗更流暢穩定。此外,谷歌也將與高通合作,將 Android 汽車操作系統與驍龍數字底盤結合,利用驍龍數字底盤和谷歌車載技術,提供打造生成式 AI 增強的數字座艙和軟件定義汽車(SDV)所需的開發標準化參考框架。

總之,正如高通總裁兼 CEO 克里斯蒂亞諾・安蒙在峰會現場所說的:

“Snapdragon is everywhere”。

結語

可以看到,在眼下這個萬物智聯的浪潮已成浩蕩之勢的時代,驍龍的一系列解決方案也正在全面地跨終端工作和運行。它融合了各個終端的獨特計算能力、用戶個人數據、終端側 AI 模型和雲端連接,帶來無縫、快速響應且直觀的體驗,這些是隻有高通才能提供的獨特功能。

同時,基於“讓智能計算無處不在”的願景,高通也正在攜手廣大生態合作伙伴,共同將 5G 等無線連接、高性能低功耗計算和終端側 AI 擴展到幾乎所有終端,助力小米、榮耀等生態夥伴開闢新領域、新賽道,爲我們打造豐富的全場景、人車家一體化的智能終端體驗,

同時進一步構建出全新的商業模式,加速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共同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