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課堂走向大社會 國戲沉浸式“大思政課”熱血開講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場景式”沉浸“大思政課”暨“銘刻·傳承·新生——抗戰精神的藝術迴響”,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舉行,來自首都藝術院校及豐臺區中小學的百餘名師生代表參加。
本次活動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辦,中國戲曲學院牽頭聯合8所藝術院校承辦,北京市豐臺區委宣傳部、盧溝橋文化發展中心協辦。中國戲曲學院由思政部攜手導演系師生,在藝術實踐管理中心、京昆系和附中的大力支持下,開展“場景還原+藝術演繹”的沉浸式教學,用藝術重現紅色經典。
雕塑園中38座雕塑巍然矗立,將抗戰歷史凝固成一幅幅悲壯畫卷。學生變身“歷史主角”,在藝術的場景中沉浸式體驗歷史事件,將抗戰精神的生命力薪火相傳。“場景式”行走的思政課打造兼具歷史厚重感和時代吸引力的教學模式,使青年學子實現從“教室聽講”到“現場參與”的場景轉換,在歷史故事中觸摸滾燙的抗戰精神,在時空交錯中領悟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
從抗戰雕塑園的歷史迴響到藝術表現的時代聲音,這堂“大思政課”是一次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和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思政課走出校門,從學校小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從知識傳授走向沉浸式體驗,通過“入戲入景”的藝術實踐實現“共情共鳴”的育人效果,是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生動實踐。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佳
編輯/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