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學生路小學:非遺進校園 開啓沉浸式美育新課堂

大象新聞記者 李國營 通訊員 楊博靜

“糖畫甜,花燈俏,舞獅躍動迎春到!”2月17日,正值新學期伊始,焦作市解放區學生路小學的校園化身千年古集市。孩子們指尖翻飛剪窗花,揮毫潑墨寫福字,舉着糖葫蘆穿梭在“龍鳳呈祥”的燈影裡。這不是廟會,而是學生路小學以“趕一場‘我們’的年集”爲主題的全員實踐課程——當國家非遺遇見跨學科課堂,教育在煙火氣中綻放出靈動的光芒。

【非遺爲燈】照亮文化傳承之路

激昂有力的鼓點打破校園寧靜,本學期首次升旗儀式拉開帷幕。儀式前,該校特邀國家級非遺蘇家作“龍鳳燈舞”進行展示。表演者身着明豔精緻的傳統服飾,步伐輕盈、韻律十足,手中龍鳳燈靈動飛舞,孩子們被深深吸引,滿臉驚歎與好奇。

升旗儀式上,該校校長楊芳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深入淺出地闡述了非遺文化的非凡價值,鼓勵同學們在新的學期要從非遺文化中汲取勇氣、熱愛與堅持的力量,將傳統文化的種子播撒在心中,用創新和實踐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接着,楊芳宣佈年集正式開市,一聲鑼響瞬間點燃了歡樂的導火索,校園瞬間被熱情的浪潮淹沒,孩子們像歡快的小鳥,飛向各個攤位,迫不及待地開啓他們的年集之旅。

【五育融合】 每個孩子都是造夢師

(一)多彩體驗:觸摸傳統溫度

踏入年集,彷彿置身於傳統文化的大觀園。剪紙攤位前,孩子們圍成一圈,全神貫注地跟隨老師學習剪紙技巧,小心翼翼地裁剪,每一刀都飽含着對傳統文化的敬意。看,形態各異的窗花在他們手中誕生,有活靈活現的生肖動物,還有寓意吉祥的福字圖案,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孩子們的創意與努力。

拓印區同樣人頭攢動,孩子們將宣紙輕輕覆蓋在碑帖上,手中的鬃刷有節奏地輕輕敲打,隨後用墨汁均勻塗抹。隨着墨汁滲透,古老的文字和圖案逐漸清晰地呈現在宣紙上,散發着淡淡的墨香。孩子們的眼神中閃爍着興奮與驚喜,彷彿穿越時空,與古人進行了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對話。

活字印刷體驗區,孩子們親手排版、蘸墨、印刷,每一個步驟都認真細緻。當一張張印有詩詞的紙張從他們手中誕生,那散發着油墨香氣的文字,彷彿是打開歷史文化寶庫的鑰匙,讓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創意交融:傳統新潮共鳴

傳統與現代激烈碰撞,爲這場年集註入了別樣的蓬勃活力。該校校園街舞battle現場,動感的音樂驟然響起,節奏強烈有力,瞬間點燃了現場的氣氛。孩子們渾身散發着自信的光芒,熟練地展示着breaking的地板動作,利落的托馬斯全旋、充滿力量感的風車,引得周圍觀衆陣陣驚呼。與此同時,不遠處傳來悠揚空靈的箜篌聲,如潺潺流水,又似山間清風,爲這熱烈的氛圍增添了一抹古典的韻味。一旁,舞獅的表演者們身手矯健,獅子在他們的舞動下,時而騰躍而起,時而搖頭擺尾,威風凜凜,與動感的街舞相互呼應,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讓所有人眼前一亮,也讓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文化多元共生的獨特魅力。

(三)美食盛宴:品味傳統煙火

美食區是年集上最具煙火氣息的地方,空氣中瀰漫着令人垂涎欲滴的香氣。糖畫攤位前,孩子們手持銅勺,舀起金黃的糖液,在光滑的石板上小心翼翼地繪製各種圖案。糖絲在石板上迅速凝固,一幅幅精美的糖畫便呈現在眼前,有飛舞的蝴蝶、奔騰的駿馬,每一幅都晶瑩剔透,宛如藝術品。孩子們品嚐着自己的作品,甜蜜的味道在舌尖散開,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臉上。

製作糖葫蘆的攤位同樣熱鬧非凡,孩子們將洗淨的山楂用竹籤串起,放入熬製好的糖鍋中翻滾,裹上一層晶瑩的糖衣。酸甜可口的糖葫蘆,不僅是美味的象徵,更承載着濃濃的年味和童年的美好回憶。

孩子們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親手製作元宵、滾湯圓,一顆顆圓潤飽滿的湯圓在他們手中誕生,寓意着團圓和美滿。烤羊肉串攤位前也排起了長隊,孩子們親手烤制羊肉串,滋滋冒油的肉串香氣四溢,撒上一把孜然和辣椒麪,那誘人的香味引得大家紛紛駐足品嚐,盡情享受着這舌尖上的傳統美味。

【全員舞臺】 讓教育迴歸生活本真

漫步校園,從手作花環的精細穿引,到毛筆書寫時的凝神靜氣;從設計攤位海報的色彩搭配,到維持秩序時的責任擔當;精美的絨花髮簪,絨絲細膩,造型別致,盡顯傳統工藝的精巧;陽光下,皮影戲的幕布上光影交錯,孩子們操縱着皮影,講述着古老的故事;套圈、投壺等傳統遊戲吸引着孩子們躍躍欲試……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綻放的舞臺。他們穿梭於各個攤位之間,臉上洋溢着純真的笑容,他們不僅是參與者,更是這場盛會的主角——一個個小小的“手藝人”,憑藉自己的巧思與手藝,贏得了大家的讚許與尊重。當教育有了煙火溫度,知識便不再是書本上的鉛字,而是生命成長的年輪。

在這裡,你隨處可以看到孩子們帶着這些飽含心血的手工藝品,與夥伴們交換着心儀之物,在交流互動中感受分享的快樂。爲了讓自己的攤位更具吸引力,他們還發揮創意,設計出獨具匠心的廣告:有人學着街頭的叫賣聲:“冰糖葫蘆——”還有人寫廣告詞:“以物換物東西多,不愁玩樂和吃喝。傳統文化少不了,手工製作就是好!”有的孩子用彩色卡紙精心繪製宣傳海報,上面寫着俏皮的廣告語;有的則現場吆喝,生動有趣的叫賣聲此起彼伏。這些創意十足的舉動,讓整個校園充滿了歡樂與活力。

【美育浸潤 】傳承永不落幕

這場由學生路小學精心籌備的非遺年集,堪稱美育浸潤與非遺文化進校園的一次生動實踐。活動中,孩子們親手觸摸傳統技藝,親眼領略非遺魅力,傳統文化的種子,也在他們心底悄然種下。

教育的春天永遠在路上,這場持續一天的美育新課堂,處處流淌着美:非遺震撼之美,高雅藝術之美,動手創作之美,色彩流動之美,動感酷炫之美,傳統與現代交融之美,合作共贏之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在這個大課堂裡,留下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留下了一份份創意課程方案,更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種子。這場年集讓我們見到了教育最美的樣子,或許就是讓成長變成一場熱熱鬧鬧的奔赴,讓五千年的文化,輕輕在孩子的掌紋裡生根。我們相信:教育的美好,就藏在糖畫的拉絲裡,藏在皮影的剪影中,藏在那些讓眼睛發光的實踐裡。下一場“流動的課堂”,正在春天的路上悄然醞釀……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當非遺文化遇見現代課堂,當知識突破學科邊界,一切都在發生着美妙的變化,我們見證着:教育正在成爲一首流動的詩。

編審:孟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