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地到餐桌 看見青農創新的力量
(取自「好食好事HAOSHi」臉書)
在中臺灣的農村裡,有人選擇回到家鄉,把百年傳統延續下去;也有人用科技,替農業開創新的模樣。
近期,好食好事基金會由頂新和德基金捐助人代表魏應充與董事長楊瑞昌帶領團隊,走訪「食農創生計劃」的青年團隊。在彰化「新和春」百年醬油廠,我們看見第四代張又升,把航太背景轉化爲品牌經營的思維,讓一瓶醬油不只是調味,而是文化與堅持的象徵。
在「路葡萄莊園」,青農團隊透過自動化溫室技術,確保每一串葡萄的品質,再搭配農遊體驗,讓更多人走進田間,感受土地的季節氣息。這些產品背後,不只是醬油與葡萄,更是青年創業者對土地的用心與創新。
「食農創生計劃」聚焦彰化、雲林、南投三大農業縣市,透過業師輔導與在地交流,協助青年農業團隊站穩腳步、立業成家。每一屆,魏應充先生更以「業師」身份,親自與青農對話,分享走過創業初期的經驗,提供務實建議。
截至目前,計劃已走過四屆,輔導 28 組在地青年食農團隊。這些團隊不只在產品開發與品牌行銷上持續精進,也逐漸凝聚成爲一個互相支持的社羣。這股力量,正在一步步讓臺灣的餐桌,變得更永續、更透明、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