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行看大陸/海南新政對臺商節稅影響分析

今年年底(2025年12月18日)大陸海南自由貿易港將啓動全島封關運作,對大陸臺商產生稅務、資金、成本等不同層面的影響。

根據《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貨物進出「一線」「二線」及在島內流通稅收政策的通知》(財關稅〔2025〕12號,以下簡稱新政),臺商可從以下角度進行分析:

(一)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

海南全島將建成海關監管特殊區域,實施分線管理制度:

所謂「一線」放開,是指海南與境外間爲一線,除少數敏感商品及涉及安全的高風險貨物外,絕大多數貨物都可自由進出。至於「二線」管住,是指海南與大陸內地之間爲二線,一線零關稅進到海南的貨物,可直接或簡單加工後進入二線,但須補繳貨物一線進口時應繳納的關稅、增值稅及消費稅。如果是二線非保稅貨物的流通則仍視爲內銷,比較需要注意的是海南島內的貨物自由流通基本無限制,將形成「境內關外」的自由環境,有助企業打造加工貿易中心。

(二)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

海南自貿港將構建大陸最具競爭力的稅收制度,除了負面清單商品外,皆可免繳進口環節的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而且對符合條件的鼓勵類企業,企業所得稅降至15%;而核心人才的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也予以免繳,也就是說未來海南僅在商品零售環節繳納銷售稅,將大幅降低稅制的複雜度。

(三)通關監管物流創新

海關總署制定的《海關對海南自由貿易港監管辦法》,具體措施包括「徑予放行」模式,對除需檢驗檢疫或授權管理的貨物外,多數進口貨物皆實行「申報即放行」,大幅壓縮需要報關的貨物種類;同時還執行「二線」智能監管。對零關稅貨物、加工增值免稅貨物等貨物實行「分批出島、集中申報」,將實現「單一視窗」,使全流程無紙化、智慧化和無感通關。

這項新政策將對製造業的臺商帶來以下的影響:

(一)利用海南零關稅與稅負減免政策

1、零關稅進口。在海南設立工廠,對購入的高端生產設備、關鍵零部件可享受免繳關稅待遇,降低初始投資與運營成本。

2、「雙15%」所得稅優惠。對屬於鼓勵類的臺商可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較目前的25%低10%,而核心人才的個人所得稅稅負封頂爲15%,對臺商高管也有較大的吸引力。

(二)利用加工增值超30%進口免關稅政策

新政策的關鍵創新點在於,只要是屬於海南鼓勵類產業目錄的製造業企業,在海南生產加工增值達到30%門檻,經「二線」進入大陸內地的貨物可免繳進口關稅,但仍需繳納增值稅、消費稅,特別適合中間品加工、高端裝備製造等環節的臺商。

海南的「零關稅+加工增值免稅」新政,爲臺商提供了多元佈局的選項,舉例來說,臺商原本就是向美國進口貨物進行加工,如果改在海南設立工廠再進口美國材料、零件,加工成設備或產品後,可以免稅價銷往大陸內地,藉此降低直接對美國採購的高額關稅成本。

(本文發自上海,網址www.mychinabusin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