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圳南山區的小學四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可以看出,教研員有多可怕
近日深圳南山區小學四年級數學期末試卷火了,因爲太難了,難得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我們來看看:
從試卷上看,主要有幾大特點:
第一,閱讀量極大,幾乎每道題題目都很長,學生每做一道題可能都要花費很多時間。
第二,考查了很多語文知識,包括文言文等,嚴重懷疑是語文老師出的數學試卷。
第三,比教材難度高出很多,如果讓小縣城和鄉下的孩子做這份試卷,估計會全班不及格,很多孩子可能連題都讀不懂。
作爲一名從教二十多年的數學老師,也很難想象這是一份數學試卷,並且是小學四年級的數學試卷。從試卷來看,就算讓六年級的學生去做,也是有難度的。其實目前小學數學考試已經很難了,但萬萬沒想到,一線城市深圳的孩子這麼辛苦。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們的教研員有多可怕。
個人認爲,再這樣下去,我們的教育真的會被教研員們玩壞的。
第一:無論國家怎麼減負,教研員們絕對不減負,考試題是越出越難。
我們的教育非常奇怪,國家一直在倡導減負,督促下面的學校做好減負工作,但奇怪的是我們的教研員卻一直在增負,試卷越出越難,導致孩子們越來越卷。教研員們爲什麼不響應國家的減負政策呢?
首先各地考試基本都要採用各地教研員的試卷,而且幾乎沒有競爭對手,都是教研員一人掌控全局。每個縣對應每個學科只有一名教研員,比如小學數學就只有一個教研員專門出小學試卷。這樣一來,就沒有對比,不管教研員出的題如何,大家都得采用。所以教研員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人家想怎麼出就怎麼出,誰也不能把人家怎麼樣,越難說明人家水平越高。
其次教研員常年不上課,也沒有減負的概念,減負是學校和老師的事,和教研員也基本無關,任何減負工作也不會找教研員的麻煩,更不可能因爲教研員出題太難而責怪教研員。所以對於大多數教研員而言,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減負和他們的關係。
第二:教研員嚴重脫離一線,對教材根本不熟悉,教考分離就是教研員導致的。
現在的教研員最大的問題是嚴重脫離一線,很多根本就不瞭解教材,所以出題往往把握不住重難點,出偏題怪題越來越多。
一份正常的試卷,對於教材上每個單元的知識點基本都要考查到,每個單元的佔分比例也有嚴格的要求,難度更要照顧到所有學生,中等題要佔到大多數。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非常的隨意,教研員想怎麼出就怎麼出,想出多難就出多難。一份試卷如果大多數學生都在80分以下,那就是不合格的,如果很多孩子不及格,教研員就該辭職了!
目前的大多數教研員可以說都不瞭解學生和教材,不然也不會導致現在的教考分離,老師反覆強調的重點都不考,考的都是本上沒有的。
小學是基礎教育,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礎,而不是專攻偏題難題!
現在的教育有個誤區,從小學就開始進行篩選了,以爲這樣就可以給國家選拔出天才了。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很多孩子的性格還沒有完全形成,所以小學的成績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以小學成績作爲選拔人才的依據本身就很荒唐。小學最應該的是搞好學生的基礎,抓好基礎教育。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小學教育搞好了,孩子們以後纔會走得更穩。這樣的考試只會導致老師們不重視基礎教育,整天研究怎麼讓孩子們刷更難的題。
目前教研員就是教育的導向,教研員的出題方向直接決定老師的教學方向,如果教育讓教研員們繼續胡鬧下去,估計孩子們會遭殃,可能造成全員學奧數的風尚,而忽視了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大家對此怎麼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