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爛尾案學一課! 專家教你裝潢「履約保證」避坑術
▲民衆面對裝修的心態應與買房一樣,若能採「履約保證」等於多層保障。(圖/翻攝自吳翃毅臉書)
圖文/鏡週刊
新北土城「世界花園」爆出裝潢爛尾案,「裝修黑洞」再度浮上臺面。專家提醒3大事前自保措施:查業者、看合約、控金流,必要時能採「住保履約」由第3方保管價金,藉此提升雙方保障,避免血汗錢付諸流水。
土城世界花園爆出裝潢爛尾,受害住戶恐拿不回大筆裝潢款,入住新家更是遙遙無期;國內裝修業制度不明、業者品質參差不齊,藏有大片雷區,究竟民衆該如何自保?
「查證證照,比看粉絲專頁、YT影片或廣告來得重要。」新北市建築師公會、建築物室內裝修委員會林泊彣建築師說,消費者容易被作品和漂亮話術吸引,特別是網路時代,許多廣告打出「設計師品質、工班價格」等行銷包裝話術,但真正該留意的是業者是否具備合法登記資格。
他提醒,合法公司須包含「室內裝修」字樣,並完成商業登記、領有「建築物室內裝修業登記證」,且負責人最好有「建築物室內裝修專業技術人員登記證」,消費者能到「全國建築管理資訊系統入口網」查詢。
再來,若報價遠低於市場行情也要特別小心,「爲什麼能便宜那麼多?差額從哪裡回收?別因小(價格)失大(品質),踏進『低價陷阱』。」林泊彣提醒,要是發生糾紛,除了訴諸法律,也可向主管機關(內政部國土署)、公會(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或住保會(住宅消保會)申訴,由第三方介入調處。
另外,團隊規模、有無實體辦公室,也能檢核公司經營能力,林泊彣指出,資本額低於100萬元遇到賠償恐無力履約;而估價單應詳細條列項目、數量、單位、型號、品牌、尺寸等,且能提出材料證明,避免「一式估價單」,且不得以「同級品」模糊帶過,設計圖也應以一比一比例出圖,供最後驗收。
消基會房屋委員會丁福委員指出,簽約前應採用內政部公版契約,包括:建築物室內裝修設計委託及工程承攬、建築物室內裝修設計委託、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承攬等,並諮詢律師意見、增訂補救條款,例如催告後多久復工、自動解約條件與違約罰則等,甚至可至法院公證。
事實上,爲預防消費糾紛、保護消費者權益並促進定型化契約公平化,國土署已就「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研商修正草案且召開會議,只是相關程序持續進行中。
無論如何,民衆面對裝修的心態該與買房一樣,採「履約保證」方式將價金交由第三方保管,雙方都能安心。「畢竟錢在誰的手上,誰就有話語權,與其事後追討,不如事前做好保障。」住保會顧問吳翃毅說,民衆可提醒業者採履約保證付款方式,以此檢視業者態度,若是願意,自然具備一定安全度。
「住保履約」制度是住保會透過銀行信託、以「專款專用」方式管理資金,特別是款項會依驗收進度分階段撥付,業者必須完成工程才能領款,避免民衆提前將價金暴露在風險中,手續費爲總價金的1%;此外,契約也必須採用住保會版本,明訂雙方權利義務與驗收流程,避免出現「球員兼裁判」、條款不對等情形。
更多鏡週刊報導花百萬裝潢爛尾1/交屋變噩夢!同社區140戶遭坑 裝潢團購陷阱曝光花百萬裝潢爛尾2/百戶遭坑8千萬!土城社區爆裝潢爛尾 專家揭3大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