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班文化到多元共識 剖析AI時代的企業治理與跨境協作 專訪 才望子Cybozu 社長青野慶久
才望子(Cybozu)社長青野慶久於「kintone Day Taipei 2025」現場演講強調,資訊公開共享是AI時代企業治理的核心。 圖/信民協會 提供
日本市佔率第一的雲端羣組軟體業者才望子才望子(Cybozu),社長青野慶久帶領公司一千三百多位員工從「加班文化」盛行、員工流動率高的時代,成功數位轉型,過渡到以「資訊公開共享」和「團隊合作」爲核心的企業文化。隨着AI時代到來,他更將視野放到「AI治理」與「跨境協作」,強調透明資訊與多元共識的重要性。近期才望子巡迴亞洲四地舉辦 kintone Days Global 2025,最終站來到臺北(kintone Day Taipei),青野社長也撥空接受媒體專訪,分享他對企業數位轉型的關鍵心法。
「我們要打造一個充滿團隊合作的社會」
「AI不是取代人,而是幫助我們更快理解彼此。當資訊透明,AI才能放大共識,而不是分歧。」—青野慶久
青野慶久談到,20年前的Cybozu 同仁曾陷入加班至深夜,爲了扭轉此現象,他後來推動了一連串的改革。不過他認爲「便利性」並不足以留住人才,必須同時建立「工作的意義」。於是他重新定位企業理念—「打造一個充滿團隊合作的社會」,並塑造兩大文化:一是資訊公開共享、另一則是主動性工作。這讓離職率大幅下降,公司營收也隨之持續成長。
青野社長分享他對企業數位轉型的關鍵心法。 圖/信民協會 提供
資訊公開共享:AI時代的基礎
資訊公開是企業從資訊化邁向AI治理的核心:「如果沒有資訊公開共享,AI只會放大偏見。但若基礎是透明的,AI就能協助找到橋接意見。」在Cybozu,公司會議紀錄與決策脈絡都儘可能公開,讓每位員工都能在同一基礎上討論,從而更願意主動行動。
AI與No Code(無程式碼):中小企業的數位解方
kintone Day Taipei活動中,青野分享 kintone 平臺的定位:無程式碼(No Code)工具,讓業務、人資、製造等部門能自行搭建系統,並串聯整合。他特別指出:「對以中小企業爲主的臺灣,No Code(無程式碼)可以降低IT門檻,加速數位化,幫助企業快速應變。」
<青野慶久社長專訪精華>Q:AI在企業治理中能扮演什麼角色?青野: AI不是取代人,而是讓管理層更快找到「最大分歧」與「最大共識」。這對決策非常有用。Cybozu也實踐「廣泛傾聽(Broad Listening)」,透過可視化降低誤解,提升決策效率。
Q:您如何看待唐鳳提出的「多元共識」?青野:我們與唐鳳的連結,來自於唐鳳的著作《Plurarity》(多元宇宙:協作技術與民主的未來),這本書的日文版正是由Cybozu所出版。我很認同唐鳳的「橋接演算法」概念。當前社羣平臺放大分歧,但在企業內部,我們要做的正好相反—放大共識。Cybozu的資訊公開與透明文化,正好與這樣的理念高度呼應。
Q:對臺灣市場的觀察?青野: 臺灣和日本相似,都面臨工時長的挑戰。若能透過No Code(無程式碼)與AI治理,降低門檻並提高透明度,臺灣的中小企業將能快速展現韌性。
如何看待臺日交流持續蓬勃下,兩地協作的未來運作?青野表示:「臺灣對我們來說,不只是市場,而是合作伙伴。我們希望臺、日雙方能在公共治理與企業管理上互相學習,共同推動透明資訊、AI治理與多元共識。」
kintone相關資訊:https://kintone.tw/
唐鳳(右)與青野慶久(左)同臺對談,分享多元共識與AI治理的實踐經驗。 圖/信民協會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