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腰果到文旅,柬埔寨專家解析中柬合作的多元潛力
柬埔寨皇家科學院中國研究所所長郭應倫(Ky Sereyvath)4月18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中國領導人於4月17日至18日對柬埔寨進行國事訪問,此訪預計將進一步鞏固兩國“鐵桿友誼”。
中柬經貿成果豐碩
文章指出,自2016年以來,中柬貿易實現了穩步增長。2024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51億美元,同比增長23%.8。其中,柬埔寨對華出口額從2022年的12.4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17.5億美元。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間,中柬雙邊貿易也保持增長,可見兩國經濟韌性十足。此外,中國連續12年成爲柬埔寨第一大外資來源國。2024年,中國對柬投資額佔柬外資總額的近50%。
在此背景下,中國領導人的國事訪問有望讓兩國合作結出更豐碩的成果。
柬埔寨是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美國政府本月早些時候宣佈對從柬埔寨進口的商品徵收49%的關稅,隨後又實施90天“暫緩期”。無論如何,柬埔寨預計將擴大對華農產品貿易,以保持在區域和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對於中國來說,從柬埔寨進口百萬噸大米以及腰果並非難事。柬埔寨首相洪瑪奈尤其熱衷於擴大腰果出口,並致力於加強“魚米走廊”建設、深化產業鏈合作。
中國擴大開放惠及柬埔寨
文章進一步指出,柬埔寨致力於加強與中國在服務業的合作,包括旅遊等領域。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惠及柬埔寨等貿易伙伴,並進一步促進了人文交流。以2019年上半年爲例,中國遊客數量佔柬埔寨外國遊客總量的38.7%,中國是柬埔寨最大旅遊客源國。
作爲新興製造業中心,柬埔寨近年來吸引了大量中國投資。在當前背景下,兩國還應進一步促進多個領域的合作,包括農業貿易、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等。
文章最後強調,通過改善鐵路、水路、航空等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柬埔寨可以成爲中國產品在東盟的“中轉站”。中國銀行金邊分行應發揮更大作用,促進東盟與中國之間的銀行業務合作,從而擴大人民幣的使用,促進中國對柬投資。
(英文原文刊發於《中國日報》智享匯欄目)
(編輯:嚴玉潔 王輝)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