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一線故事丨夜入“溶洞”守護高鐵電源

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王曉穎 通訊員餘建 姜靚)2月18日23時30分,幾枚頭燈的光亮在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樑東站站臺晃動。拎着防毒面具、手持撬棍,葉濤和工友們要對車站地下的電纜綜合管廊進行檢修作業。

葉濤是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鷹潭供電段杭昌電力工區工長,該工區管轄着杭昌高鐵江西段近百公里長的電力電纜和外電源線路。浮樑東站地下電纜綜合管廊用於架設高壓電纜,爲高鐵站和信號燈提供電能。廊內類似鐘乳石的白色固體懸垂,地面遍佈污泥,因而有“地下溶洞”之稱。

換上絕緣鞋,戴上安全帽和防毒面具,繫上120米長的安全繩,葉濤帶頭鑽入直徑不到1米的通風口。“溶洞”約450米長,僅能容納一人通行。在兩側近50釐米犬牙交錯的電纜支架間挪步,壯碩的葉濤縮着身子,深一腳淺一腳地在溼滑的污泥中步行,工友李凱緊隨其後,仔細對兩側的電源線及電纜進行檢查。

高鐵電力設備檢修是個精細活,帶電負荷測試、箱變清掃、設備測溫等作業都需要仔細操作。“春運期間,我們要多來幾趟,保護好高鐵的電源。”短短450米,葉濤他們走了近一個小時。

2月19日凌晨3時,葉濤和工友們結束作業,排成一列有序離開。“工區成立一年多了,我們管轄的設備搶修作業次數是零,一般故障也很少。”葉濤自豪地說,希望這份“零紀錄”的成績單能繼續保持,讓旅客順利出行。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